在7月尋找“嬌貴怕熱”的銀耳,即便是在“中國食用菌之都”福建省古田縣也不容易。當記者一行馳過古田鄉間一排排空蕩蕩的菇房,在“銀耳姐姐”張家巧的工廠化菇房里看到朵朵“逆天”綻放的“銀花”時,除了不期而遇的驚喜,更窺見了這座千年古城食用菌產業的光明前景。
室外熱浪滾滾,但因為智能溫控系統,張家巧的菇房里涼意襲人。屋頂管道噴出的超聲波水霧緩緩鋪開,氤氳繚繞宛若幻境。棚架上,數千朵通體雪白、狀若牡丹的銀耳長勢喜人。張家巧說:“室溫要24小時保持在23攝氏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都要時刻觀察,再有10天這一棚銀耳就可以采摘了。”
雖然談起種植技術如數家珍,但實際上張家巧還是個種銀耳的“新手”。此前她和丈夫一直在北京經營家具生意,直到2013年才回到家鄉古田縣接手了一個合作社,由大城市里的老板娘變身為起早摸黑的“菌姑”。她說:“這是因為古田人都有一個菌菇情結。”
位于閩東山區的古田號稱“中國菇業之源、世界菌業之窗”,已馴化開發生產食用菌栽培品種38個,其中又以銀耳最負盛名,年產量超過35萬噸,占全國的近90%。六十年前,正是古田人民首創的人工栽培技術,讓銀耳從曾經的珍稀貢品走進了尋常百姓家。
事非經過不知難。“種銀耳比想象中的難多了。”張家巧回憶,返鄉創業沒多久她就趕上了銀耳市場供過于求、價格持續下跌,“最低時跌破了成本線,一個月虧二三十萬元,一度得靠家具廠養活合作社。”
2017年,張家巧夫婦和社員們商量后認為,銀耳傳統的散戶種植模式遇到了瓶頸,未來必須走綠色健康、精深加工的路子。但也有社員質疑:銀耳對病蟲害極為敏感,生產過程中少不了打藥,要種張家巧口中“完全不用農藥”的銀耳,聽起來有些“天方夜譚”。
質疑并非空穴來風,因為菌菇普遍“嬌氣”,其中又以銀耳為甚。室溫高了,爛;二氧化碳濃了,爛;就連蚊子叮一口,也會爛。有一次菇房飛進兩只蚊子,張家巧趕緊點上了蚊香,結果最終產品檢測“農殘超標”。
經過兩年多的不斷調試,前后不知壞了多少棚銀耳,交了上百萬元“學費”,張家巧終于掌握了工廠化、智能化栽培無公害銀耳“秘方”,實現了四季均可穩定生產,并進一步開發出沖泡即食的凍干銀耳羹,打開了嶄新的消費空間。
“傳統銀耳羹熬制時間長,上班族很難便利享用。深加工解決了這個痛點,銷路一下子就打開了。”張家巧一邊介紹,一邊將溫水倒入一杯固態的凍干銀耳,很快就做成了一份香糯多膠、爽滑清甜的銀耳羹,口感與現熬的幾無二致。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銀耳深加工產品渠道優勢開始凸顯。當許多菇農還在為倉庫里積壓的銀耳發愁時,53歲的張家巧自學直播帶貨,取名“銀耳姐姐”,把凍干銀耳羹賣成了“網紅”產品。
“現在每天一睜眼就有新的帶貨主播找我咨詢或拿貨。”張家巧笑著說,如今她每天直播三個小時,最多時有1000多人同時在線。“深加工讓我們看到了產業的春天。”
“銀耳姐姐”的故事是古田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的縮影。近年來,古田縣通過推動工廠化、標準化、智能化菌菇生產,大力發展精深加工,不斷延長產業鏈、提升附加值、拓展新消費,讓老產業煥發出新活力。2019年食用菌全產業鏈產值超過100億元,農民人均年收入近1.9萬元。
古田縣縣長黨帥說,當地食用菌產業的發展目標就是要把傳統的一產優勢變成“接二連三”的全產業鏈優勢。當產業強起來、百姓富起來、人氣聚起來,鄉村振興和奔小康就有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新華社記者涂洪長、林超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