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工作專一、專業而又復雜,他對自己的業務要求就是把一件事情做一輩子,做到最好。他就是甘肅省科學院生物研究所總工程師路等學。
“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甘肅省科學院生物研究所總工程師、正高級工程師、食用菌研究室主任路等學的入“蘑”之道可以上溯到他在甘肅農業大學食品衛生檢驗專業讀書時期,初步認識了食用菌。
他在一位畢業于清華大學老師的“致學”精神感染下,開啟了追求學術研究的夢想。1988年路等學從甘肅農業大學草原化學教研室調入生物研究所食用菌研究室后,從此與“食用菌”結下了不解之緣。那時的他還是一名風華正茂的青年,一頭扎入食用菌的研究中,邁開了走向“蘑菇人生”的腳步。
30多年間,路等學對食用菌簡直著了迷,對菌種的繁育和食用菌的生產操盡了心。回首一路走來的人生經歷,可謂“一路一蘑菇”,充滿了“一菇一世界”的精神理念。
他一絲不茍、兢兢業業帶領團隊執著于食用菌優良菌種的繁育生產與栽培技術示范推廣。癡迷于蘑菇的他先后完成并發表了《柱狀田頭菇的基因組拼接和代謝通路分析》等論文40余篇,其中SCI收錄12篇;獲得《茶薪菇胞外木質纖維素酶誘導方法及胞外纖維素酶發酵料》、《采用黃芪提取液提高羊肚菌深層發酵菌絲體多糖含量的方法》等9項中國授權發明專利。
“西北草原紫花針茅內生真菌的菌群結構及生態功能研究”是路等學團隊鉆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這項研究成果探明了紫花針茅不同組織器官可培養內生真菌的系統發育關系;紫花針茅根際和體內真菌菌群結構特征;明晰了真菌的群落結構和多樣性以及真菌的生態功能與宿主間相互作用等。
“這個項目的順利完成,為紫花針茅根際和體內真菌的研究奠定了科學基礎,為最終轉化為生產力提供了科學依據。所有的研究最終都是要為民服務的。”路等學介紹。
甘肅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茶薪菇胞外木質纖維素降解酶研究”的完成,初步探索了茶薪菇胞外木質纖維素酶的誘導方法及其發酵料的配方,為茶薪菇生產提供了直接技術支持;與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合作,應用組學策略選育茶薪菇新品種與人工栽培技術研究對現有的20種茶薪菇進行了分類,完成了全基因組測序和代謝通路研究;與中科院化學物理研究所院地合作進行的“功能化香菇規模生產技術研究”結果表明在香菇培養基中添加黃芪秸稈對提高香菇多糖的含量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在每次的合作中,我們都互相學習,共同進步,項目科研對團隊來說,也是一次次的打磨和考驗,”路等學說。
“羊肚菌菌種選育與規模栽培技術體系研究”是甘肅省科學院應用研究與開發項目,通過栽培試驗,初步建立了適合不同地區的羊肚菌栽培技術模式。通過實施羊肚菌設施化中試生產,為該技術的進一步應用奠定基礎。
食用菌的規模生產無疑是農民脫貧致富的又一途徑,工廠化加工生產也將成為地方經濟可望開源增收的支柱性產業,這是令路等學癡迷于“蘑道”的根本原因。
在不斷地學習和成長中,路等學團隊的研究成果也受到科技界權威人士的充分肯定,他們先后獲得甘肅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甘肅省科學院科技成果獎一等獎與二等獎各1次。
他說:“傳統蘑菇種植產量小、品種單一、質量參差不齊,經濟效益較低;應該選育適合本地特點的菌種和栽培技術。使食用菌研究、菌種繁育、食用菌生產銷售、加工再銷售成為一條特色農產品產業鏈,從而造福菇農,助推地方經濟發展。讓菇農富起來,讓食用菌產品成為農民脫貧的寶菇。干了一輩子跟蘑菇有關的工作,看見各種蘑菇像雨后春筍一樣長出來就是我最開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