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耿新翠,女,1972年11月生,2012年取得沈陽農業大學蔬菜學博士學位,通過“千名碩博進達州”引進到宣漢縣食用菌研究所工作,高級農藝師。十年來,耿新翠為宣漢食用菌產業的健康發展和生態農業發展模式探討做出了積極貢獻,先后獲得四川省“五一巾幗標兵”、四川省“三八紅旗手”、達州市“建市20周年突出貢獻獎先進個人”、達州市“五一勞動獎章”、達州市“人大代表再行動先進個人”、達州市“最美農技員”、宣漢縣“杰出人才”等榮譽。
2012年,耿新翠博士畢業,來到四川省宣漢縣,她被這里美麗的山水和淳樸、熱情的菇農所感動,但讓她感受最深的還是宣漢滯后的食用菌產業。宣漢菌類資源豐富,但是菇農種植技術落后,產品跟不上市場需求,眼看著產業前景這么好,就是發展不下去。到菌研所工作后,耿新翠和菇農種植戶經常交流,了解到宣漢山地農業建設的艱辛,立志通過自己的努力促進宣漢農業科技的發展,提高農民耕種的經濟收益,幫助當地農民穩定增收。
耿新翠一到菌研所就開始了食用菌栽培中的技術改進和創新工作。根據市場需求和宣漢食用菌栽培產業現狀,她帶領團隊潛心研究。經過10年的努力和付出,耿新翠與同事一起選育出了適宜本地栽培的越夏香菇、周年香菇等品種3個,探索出黑木耳、鹿角靈芝、猴頭、榆黃蘑和羊肚菌適應本地栽培的技術,“玉--菌套作、稻--菇輪作”的大田栽培模式,先后在雙河鎮、天生鎮、黃金鎮等十幾個鄉鎮進行香菇、木耳、大球蓋菇、羊肚菌栽培技術指導,致力于把技術服務到送到田間地頭,積極在全縣推進食用菌產業發展,壯大食用菌產業,實現了用技術幫助菇農增收致富,同時也對宣漢的感情也越來越濃厚。
耿新翠熱愛基層,經常帶領團隊面對面、手把手教菇農種植技術,她每次到一線生產基地,都有很多農民朋友圍上來咨詢種植問題,親切地稱她為“蘑菇博士”。村民們都表示,感謝耿博士的農業技術指導,在家門口就業,不僅解決了生計,還能照顧家人。
耿新翠始終關注著農村、農業和民生發展。她結合自身在基層工作的特點,花費大量時間調查研究,梳理并撰寫了“加強西南山地農業機械的推廣應用,增加山區撂荒耕地復耕補貼;有針對性地加強基層農技人員的技能培訓,支持基層制定科學、有序、長期的發展規劃,形成良性、生態的農業產業格局”等10多條建議,為助推地方經濟發展貢獻智慧力量。
耿新翠說:“10年時間里,我親眼見證了脫貧攻堅帶給當地的變化,更和菇農一起經歷了發展特色農業的艱辛。如今,3000畝現代食用菌產業示范區發展日趨成熟,科研成果和農業融合發展的優勢漸漸呈現,這更堅定了我扎根宣漢,服務產業發展的信心和決心。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女性,我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我十分熱愛自己的工作,我已深深愛上了宣漢,接下來,我會一如既往投身在鄉村振興的主戰場,不斷為宣漢農業發展貢獻新的力量,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