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平方米產量28斤!大球蓋菇北京地區最高單產不是在實驗地,而是在農民的田間地頭!”6月7日,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市食用菌創新團隊首席專家劉宇介紹了這個喜訊。
說起秘訣,北京市昌平區流村鎮黑寨村北京谷氏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齊靜揭秘:“聽專家話、照專家做!”
走進菇場看到,剛下過雨的地面略帶潮濕,鋪滿了厚厚的落葉。一排排依地而建,近1米高的矮三角形菇棚錯落有致,掀開黑色的棚簾,就可以看到,一簇簇頂著酒紅色傘帽的蘑菇從落葉中鉆出,白胖的腰桿顯得底氣十足,它們正是今年的高產“明星”——大球蓋菇。
劉宇介紹,去年經挑選,團隊將大球蓋菇引進黑寨村,并開展了廢棄廠房和林下種植試驗。相比其他蘑菇,大球蓋菇種植更簡單、易上手。
近一年,在創新團隊的支持下,越來越多的農科專家走進黑寨村,將新品種、新技術在這里轉化。
“我們之前沒種過大球蓋菇,能不能種好,說實話,大家心里沒底兒。但劉老師信心很足,這讓大伙兒有了主心骨。劉老師不僅手把手教我們怎么種,還把創新團隊10位崗位專家全部請到合作社開調研會,我們第一年就種出了高產量。”齊靜說。
為了讓農民種好菇,創新團隊的專家們提供了保姆式服務。做科研、化驗、基料配比、病蟲害防治……手把手指導。
劉宇介紹,今年,團隊還探索性地在北京市通州區軍屯村科技小院林下基地開展高效循環種植模式試驗。在菇棚里,大球蓋菇不再從蘑菇菌棒中長出,而是從地面的枯葉中鉆出,而大球蓋菇的種植原料則全部來自林下修剪而來的枝杈和樹葉。
“這就形成了高效循環模式。”劉宇說。未來,北京市食用菌創新團隊計劃在北京郊區大力推廣大球蓋菇這種種植模式,“那時,孩子們可以一邊扒開樹葉一邊尋找蘑菇,體會到原始的采摘樂趣。”(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