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不過菌子”。野生菌美味,但也有風險。我們怎樣更安全地實現“吃菌自由”?怎樣更好滿足市場對野生菌鮮美風味的需求?
“舌尖上”的菌菇向來備受老饕們青睞。近年來,隨著野生菌日益受到市場青睞,因吃菌不當而中毒的事件也頻登網絡熱搜。有個別自媒體將此作為獵奇點,發類似“生吃野生菌”的視頻來博流量。實際上,這種產生幻覺的癥狀屬于“神經精神型中毒”,還有很多野生菌中毒患者出現的是胃腸炎型、肝臟損害型等其他類型癥狀,而無論哪種類型,都會對身體產生一定的損害,甚至危及生命。
食用野生菌確實存在一定風險,但不是說就要徹底舍棄這一口鮮味,而是要增強安全意識,形成科學理性的食品安全共識。
從個人來看,拾菌食菌先識菌。“識菌”不是說要依靠個人判斷撿菌子,而是說要提高對野生菌的風險認識。比如,并非長相“樸素”的野生菌就一定無毒。在云南有一句廣為流傳的話:永遠會有新的菌子出現在山上。
推動形成安全食用野生菌的共識,還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當前,各地有關部門和媒體已經做出不少努力,科普野生菌安全食用和預防中毒知識。各互聯網平臺也應切實擔起自身責任,嚴格審核相關內容。而面對野生菌購銷市場的擴大和購買渠道的多元化趨勢,市場監管部門要建立起科學有效的管理機制,對交易市場加大規范與監管力度,管控好野生菌流入市場的源頭。
話說回來,不少人之所以冒著可能中毒的風險采食野生菌,是因為貪戀采食過程中的野趣和獨特醇香的鮮味。其實,野生菌的鮮味主要來源于蛋白質烹煮后析出的氨基酸,并非不可被人工培育出來。而且過去對野生菌“包山拾菌”的“放養”方式,短期產量高、收入多,但長期來看會影響周邊環境、不利于野生菌的生長。所以近年來,各地都在大力發展大食物觀引領下的林下經濟,一些地方也已實現了野生菌人工促繁,不僅食用更安全,品質和產量也比“放養”的野生菌要穩定得多,更重要的是能夠持續產生經濟效益。
長遠來看,人們對野生菌的喜愛和熱情也顯露出食用菌消費市場的缺口和潛力,以及我國食用菌產業進一步發展的廣闊前景。要想更好地滿足“舌尖上”的消費需求,還須樹立大食物觀,在抓產業發展時跳出“一畝三分地”定勢,攻克野生菌人工培育的技術難題,做好產銷銜接,從科研、生產、營銷等角度完善產業鏈,更好承接市場期待,讓人們早日實現過癮又安全的“吃菌自由”。(來源: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