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秸稈資源豐富,據估算,每年產生秸稈近9億噸,未利用的約2億噸。2021年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等七部門發布的《“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國秸稈綜合利用率要達到86%以上。
食用菌能將農作物秸稈轉化為優質蛋白與健康食品。中國工程院院士、吉林農業大學教授李玉以吉林省為例粗算一筆賬:2021年,吉林省產生農作物秸稈4063萬噸,如將其中5%用于食用菌生產,即利用200多萬噸秸稈,就可生產至少150萬噸的食用菌干品。按照每噸食用菌干品含有19%-40%的蛋白質計算,相當于增加了28-60萬噸的蛋白質、56-120萬噸的瘦肉、250-530萬噸的油、750-1500萬頭豬、72-180萬噸的雞蛋、336-720萬噸的牛奶。不僅如此,生產食用菌后的菌渣可用于有機肥改良土壤,轉化為生物炭修復污染物,還可用于飼料發展畜牧業。發展秸稈菌業是實現農業廢棄物的資源化循環利用,發展低碳農業、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
發展秸稈農業,應做到三強:
一是強政策。國家應加強秸稈菌業的規劃引領,對利用農作物秸稈發展草腐菌、利用廢棄樹木枝條和以草代木發展木腐菌給予政策補貼;加強食用菌種質資源“一館五庫”保育體系建設,加強秸稈菌業的廣適性、工廠化栽培菌種的科研攻關和選育推廣;將用于秸稈菌業生產的智能化設施,尤其是適用于農戶集群生產的菌物輕簡化栽培設備、智慧菇房,列入農機補貼目錄。
二是強低碳。根據國內外碳交易規則,開展食用菌產業碳排放規律研究,探索秸稈菌業“碳中和”與“碳平衡”復合生產模式與配套技術,建立集約化標準化、低碳化、數智化、綠色生產體系。在食用菌主產區開展秸稈綜合利用“碳票制”試點,讓秸稈變“碳票”,“碳票”變“鈔票”,增加菇農和集體經濟收入,助力“碳中和”與“碳平衡”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
三是強加工。我國食用菌雖然產量居世界之冠,但產品加工率僅6%,其中精深加工不到10%,而美歐菌類加工率為75%,其中精深加工為90%。強加工已成為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必須從科研投入、設備制造、工藝技術、包裝設計、人才培養等方面為食用菌加工賦能,用科技的“魔法棒”點菌成“金”,讓食用菌變零食、變飲料、變燃料、變保健品、變藥品、變日化品……實現食用菌的“七十二變”,拉長產業鏈,提升附加值。(來源:中國農村網 農村工作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