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是維持人類生存和生活的基本資源,是保證糧食安全的物質基礎。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守住耕地這個命根子,堅決整治亂占、破壞耕地違法行為,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投入和管護力度,確保耕地數量有保障、質量有提升。
當前,我國耕地保護主要面臨以下突出問題。一是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臨建設占用,耕地面積減少。一些地方政府為了加快經濟發展速度,過度進行項目土地審批,導致耕地資源存在濫用的現象。二是耕地資源隱性損失嚴重,主要包括耕地景觀化、林木化、非糧化、邊際化、撂荒等多種形式,農業結構有待調整。三是耕地后備資源匱乏。由于長期的過度開發復墾,耕地的后備資源出現了嚴重的減少,占補平衡壓力大。四是耕地質量下降。現階段我國耕地土壤系統存在有機質下降、耕作層變薄、土層變硬、土壤酸化、面源污染、重金屬污染、農田生物多樣性損失等問題,導致土壤質量下降,影響糧食作物健康生長,繼而影響國家糧食安全。
我國以占世界9%的耕地養活了世界20%的人口,人均耕地面積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東北黑土地由于長期的過度農業開墾利用,導致黑土“變薄”“變瘦”“變硬”,大量的侵蝕溝發育也造成土地資源的減少,糧食減產。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新時代新征程上,耕地保護任務沒有減輕,而是更加艱巨”。要打贏耕地保衛戰,就要增強憂患意識,精準施策。
加快推進更加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建設。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制度落實到實處,構建耕地安全邊界格局,積極推動耕地保護的相關立法進程,完善耕地保護監管制度、監管標準和監管技術規范,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在建立相關法律法規或條例等制度基礎上,可針對當地耕地保護的空白區、真空區進行特定補充和完善,特別是在建設用地方面確保有法可依、有制度可循。另外,在健全制度上還應當考慮耕地保護的長遠重要性,尤其是在規劃耕地的相關制度上,要體現嚴格性、科學性、合理性,確保新規劃的耕地要符合“集中成片”的整體思路,如高標準農田、鹽堿地開發、黑土地保護等區域性糧倉基地。建立健全耕地保護目標責任考核機制,壓實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耕地保護目標責任。
創新國家耕地保護與治理協同政策體系。各地政府優化城市土地利用結構及布局,采用工程技術、土地產權調整等措施,對城市低效土地進行必要的改造。對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的土地進行整治,對生產建設破壞和自然災害毀損的土地進行恢復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針對當地土地類型啟動新一輪農業種植布局研究工作,充分利用區域資源和勞動力優勢以及專業化分工格局,在宏觀層面實施大的農業種植布局,把糧、菜生產基地邊界確定下來。耕地保護不僅是國家和各級政府的職責,更是每個農業生產者的義務和責任。在農業經濟高速發展的形勢下,要增加農業生產者的耕地補貼,吸引年輕勞動力回鄉種植耕地,提高農業生產者的文化程度。按照權、責、利對等原則,應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納入耕地保護的責任主體,承擔耕地保護的責任。建立耕地保護績效評價機制,對耕地保護效果較好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提供激勵性補償,使農業生產者在愿意種糧的基礎上增強主動保護耕地的意識。實際工作階段,認真落實耕地保護主體責任和部門共同責任,將耕地保護作為工作人員任期管理的目標進行考核。
統籌規劃耕地后備資源,因地制宜地開發利用。針對我國時空地域耕地后備資源分布不平衡的特征,應進行統籌規劃。同時考慮到其他草地、沙地、灘涂、裸地以及鹽堿地等不同類型的耕地后備資源,在轉為耕地后各項生態服務變化態勢有所不同,針對各地區環境特征,應因地制宜地開發利用,以避免區域生態功能降低和生態服務價值損失。未來在實施占補平衡政策中,要遵循生態環境保護政策,統籌考慮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也要限制耕地對林草地等生態用地的占用。同時,拓展耕地補充途徑,將土地整治、土地復墾等作為耕地占補平衡的主要途徑,既能保證耕地產能,又能對生態保護和區域可持續發展產生良好的促進作用。
提升耕地質量,不僅要包產到戶,還要做到包質到戶。糧食產能取決于耕地數量和質量。要由增加耕地數量為主轉變為增加耕地數量、提高耕地質量、改善生態環境并重。提高耕地質量涉及土壤改良、土壤營養元素缺失、污染治理、耕地建設等多方面。土壤質量提升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必須通過加強農業科技的普及、加快科技人才隊伍的建設、加大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因地制宜建立符合當地特點的高標準農田,構建生態治理體系,充分發揮農技人才的關鍵作用,促進耕地土壤修復,提高土壤的可持續利用能力。同時要加大對企業排污的監管和執法力度,減少對耕地的污染,堅決杜絕“先污染后治理”等情況發生。此外,深入研究全國不同區域適宜的保護性耕作方式與模式,構建全覆蓋的保護性耕作體系。要統籌推進黑土地保護、鹽堿地綜合開發利用、紅黃壤耕地產能提升等其他重點任務。協調各地類之間的關系,根據條件宜糧則糧、宜經濟作物則經濟作物,以綜合效應最大化為導向,最大程度做到耕地的生態保護,提高糧食安全。(來源:人民政協報 作者: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所長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