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農業”:農業信息化的成功探索
發布時間:2003-05-24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智能化農業信息技術應用示范工程”報道
在當今世界上,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發展現代農業,已成為農業發展的熱點之一。農業信息技術已貫穿于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而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如計算機網絡、通訊技術、人工智能、遙感技術等,又為改造傳統農業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支撐。積極發展農業信息技術,是我國農業迎接知識經濟的挑戰和推動新的農業科技革命的重大舉措。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國電腦農業的偉大實踐,為推動我國農業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新鮮經驗。
有關專家指出,更新傳統農業技術推廣方式,建立獨具特色的智能化農業信息技術開發、應用、推廣模式,培養一支從事農業信息技術研究開發和推廣的技術隊伍,是我國農業信息化取得的重要收獲。
首先,在推動電腦農業的進程中,各示范區充分發揮其各方面優勢,以農業專家系統二次開發為突破口,以實用農業專家系統示范推廣為主體,集成和應用多媒體、模擬模型、地理信息系統等關鍵技術,并與科教信息網絡結合,形成了具有我國特色的智能化農業信息技術開發模式。
其次,按照不同區域農村經濟和農民實際需求現狀,形成了適應不同經濟發達程度和信息技術基礎設施條件的智能化農業信息技術三種應用模式。在經濟發達地區,依托其良好的信息技術基礎設施,運用主流技術開發智能農業專家系統,并實現網絡運行和遠程服務。在經濟較發達地區,根據實際現狀有針對性地開發網絡版和單機版農業專家系統。一方面使部分條件較好的地區,能通過撥號上網或局域網實現智能農業專家系統網絡運行和遠程服務;另一方面使部分沒有上網條件的地區,可通過使用單機版的智能農業專家系統進行技術咨詢與服務。在經濟欠發達地區,通過開發和示范推廣農業專家系統,加速了農業新技術的傳播速度和擴大了技術培訓范圍,使當地落后的農業生產方式得到快速改變。
再次,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智能化農業信息技術示范應用的“政府引導、行政推動,示范樣板、輻射帶動,企業參與、市場推動”三種推廣模式。
第一,目標定位準確。專家組始終堅持“服務農業、農村和農民致富”的目標,圍繞農業結構不合理、產品質量差、生產成本高、經濟效益低、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等熱點、難點等關鍵問題,研究開發先進實用的智能化農業信息技術,找到了以農業專家系統為主要的信息技術切入點。
第二,正確的技術路線。示范工程始終遵循科技部“抓應用、促發展、見效益”的指導思想,加強組織,統一規劃,優勢集成,克服低水平重復,重點突破智能化農業信息平臺技術。充分調動和發揮地方各級政府在組織、投入和管理等方面的主導作用,實現不同部門和不同學科的合作。注重應用,加強轉化,典型示范,輻射帶動,采取先試驗、再示范、后推廣的積極穩妥方針,發揮樣板輻射和區域性示范中心的作用,帶動周遍地區和相同生態類型區農業信息化進程。
第三,與當地政府的實際工作密切結合。在示范項目實施過程中,示范區建設與當地的農業信息化工作密切配合,與本區域的農業信息資源收集與開發利用、信息網絡建設、信息標準化及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充分結合,既有效保證了農業專家系統的質量,又大大加快了推廣應用步伐。雙方互動,相互促進,使國家有限的資金起到“四兩撥千斤”作用。
第四,建立規范化的組織管理與實施體系。示范工程在863-306主題責任專家負責基礎上,成立了技術總體組和項目監理組。各示范區按照智能化農業信息技術示范應用工程的要求,成立了協調領導小組、項目管理辦公室、技術專家組、項目實施組等機構。示范區所在的省、市、地區、縣協調領導小組由當地主管農業或科技的政府領導擔任組長;項目辦公室作為常設辦事機構,全面負責應用推廣的日常事務工作;技術專家組負責制定有關技術標準和規范,組織與協調技術開發,監督審核農業信息化的技術水平,提供技術指導和技術服務等。這套嚴密的組織管理體系確保了示范工程的順利實施。出臺的《國家863計劃智能化農業信息技術應用示范工程實施細則》、《國家863計劃智能化農業信息技術應用示范工程技術規范》、《國家863計劃智能化農業信息技術應用示范工程知識產權管理辦法》等,保證了工作扎實有效地進行。
第五,高技術要“平民化”、“傻瓜化”。各示范區在實施過程中,針對不同地區、不同縣、鄉鎮、農場、農戶的水平,開發出一批網絡版、單機版,以及農村版、農場版等適宜不同層次和地區使用的系統軟件,較好地實現了本地化、平民化、傻瓜化。
第六,注意集成其它先進技術。各地的信息網絡建設步伐不斷加快,示范區把農業專家系統應用與本地科技教育信息網絡連接,建立各種形式的“智能農業決策網站”、“農村致富網站”等,實現農業專家系統的遠程咨詢、診斷、技術服務等,達到與主流信息技術接軌。
第七,與當地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民致富密切結合。結合本地農業結構調整和產品結構調整,在糧棉油等主要作物農業專家系統開發基礎上,逐步向多種經濟作物、養殖業和農副產品深加工業延伸。為適應當前農業新階段發展的技術需求,及時開發以品質和效益為目標的“優質高效型”農業專家系統;以及蔬菜、果樹、花卉、畜牧、水產等“經濟高效型”農業專家系統,幫助農民適應農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民收入。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