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人種菇的深思
發布時間:2003-07-01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一塊同樣的土地,經溫州蒼南幾位種菇高手經營1年,一下子變成了“搖錢樹”———凈賺幾十萬元。
此事就發生在應城市城北辦事處。當大把票子流入外鄉人口袋時,這里瞠目者有之,嘩然者有之,反思者亦有之。
去年春上,辦事處將溫州黃學習、楊守閣等8位在上海郊區種雙孢菇的農民,請來城北落戶。
黃學習一行在城北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搶在6月底前將數十間大棚搭建完畢。大棚高達6米,內有8層菇床,所需的毛竹、草料、鐵絲、石膏等材料重達3萬公斤。由于要趕時間,他們請附近的村民幫忙,并付報酬。這些村民每天不到9點不出門,下午5點準時收工,7個人10多天功夫也搭不了一個棚。無奈之下,黃學習從老家溫州蒼南縣馬站鎮請了27個農民,租車日夜兼程趕到應城。溫州農民每天早上5點爬到棚架上,晚上12點鐘才收工,1日5餐都在工地上吃。沒幾天工夫,數十間蘑菇大棚拔地而起。
搭建大棚的同時還得制菌種。菌種要經過高溫發酵,黃學習等人的腳都在水中泡腐了,仍堅持制種。請來幫工的當地農民卻吃不了這個苦,沒干幾天就不干了。
有付出才會有回報。黃學習認為,溫州人與內地人最大差別,除了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外,還有一條就是不怕擔風險,敢于創業。
現在,他們的一個大棚平均投入1.2萬元,年產鮮菇5000公斤,按平均每公斤3元計算,當年收回投資還可純賺3000元。大棚使用期在8年至10年之間,就像一個聚寶盆,日后的回報率更高。
黃學習說:“想圖清閑,我們一家已經夠享一輩子福了。為什么放著家里的樓房不住,到外面闖蕩吃苦?這就是我們溫州人的創業精神。”據了解,他一家在上海、廣州辦有蘑菇基地,兩個女兒分別在廣州、上海從事皮鞋批發,全家一年收入幾百萬元。
對比之下,應城城北的農民多年來守著幾畝薄田,過著安逸的窮日子。看見溫州菇農從沿海來到自己身邊發財,有的農民開始覺醒了。北十村有位農民也搭了個大棚種蘑菇,卻因不懂種菇技巧,施肥過量,導致菌種全部燒死。黃學習為這位菇農及時提供菌種,還為他打氣:“創業失敗不要緊,權當花錢買了個教訓。”當地農民有錢都不敢投入,更不用說找銀行貸款。而黃學習說:“有錢不流動,就是死錢。”他們千方百計將手中資金作“發面坨”投入再生產,到城北后一口氣注入流動資金80多萬元,用于搭棚、制種、請工、購料。
溫州農民肯吃苦、不守舊、“敢為天下先”的闖蕩精神,在城北農民和干部的思想中產生強烈碰撞。
他們再也坐不住了。去年制菌種時沒有一個人報名,今年僅楊畈一個村報名人數就達70多人。60多歲的韓翠英老人說,以前種一年田,收入2000元還難;現在光洗菌種瓶子,每月可掙400多元。
一種敢冒風險的創業觀念已開始被這里的農民所接受。城北辦事處因勢利導,鼓勵農民發展大棚蘑菇。為做給農民看,帶領農民干,已有8名國家干部率先垂范,建起8個高標準的示范棚,10個村干部搭建15個大棚。
在菇農示范和政策引導下,去年,城北辦事處興建蘑菇大棚118個,產蘑菇60萬公斤,增加產值近200萬元。昔日無人問津的稻草、牛糞,如今身價倍增。辦事處33個村就有18個村的農民自發建起高標準蘑菇大棚100多個,僅北十村農民肖華生就建起大棚15個。預計今年全辦事處可建大棚800多個,雙孢菇產量可達到400萬公斤,將帶動運輸、膏粉、食鹽等相關產業增收近千萬元。
作者:張勇軍通訊員李真丁艷紅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