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來了資金走了希望 關注農民利益
發布時間:2003-07-06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養鴨業與板鴨加工業多年以來一直是江西省東部玉山縣農民傳統的經濟收入來源。但是,由于受條件所限板鴨加工只能在冬季的20多天生產,產量一直不大,當地經濟一直難以發展。為了做大板鴨加工業,當地青湖板鴨廠向江西省申報國家農業開發項目綜合資金。2001年和2002年該資金陸續到位該縣936萬元,然而真正到青湖板鴨廠帳目上的僅有22萬元資金。
經調查發現,原來以該廠名義申請下來的936萬元資金中有910多萬元都變成了玉山縣財政帳上的周轉資金,然而由于該縣資金都是滾動使用,因此根本無法查出被扣留的資金用于何處。青湖板鴨廠在獲悉資金已經申請下來后,便與當地農民以及外埠商家簽訂了一系列購銷合同,然而由于資金并未真正到帳,因此蒙受損失。
除青湖板鴨廠以外,該縣又如法炮制以擬建富達食品廠的名義申請下國家農業開發項目綜合資金151萬元。可是,事實上這筆資金同樣也沒有用于該項目。拉動地方經濟,帶動農民致富也都成為泡影。
附全文稿:
玉山縣位于江西省東部山區,由于境內水域面積遼闊,養鴨業一直是當地農民家家戶戶傳統的經濟收入。利用當地的麻鴨加工成的青湖板鴨,由于味道獨特,這些年在頗受歡迎,可惜的是板鴨加工只能在冬季當中的20來天生產,因為冬天鴨子不容易變質,而在夏天如果缺少空調車間、冷庫、保鮮運送車輛是無法生產的,所以產量一直做不大。
2000年把傳統的板鴨加工形成大規模的產業化的機會來了。這一年,在香港的一個展銷會上很多外商看中了青湖板鴨以及靈芝,當時在場的省農辦的領導當即對玉山縣青湖板鴨廠總經理郟健民表示,一定回去后要把青湖板鴨這個項目報上來,于是8月份從香港回來后就報了。
青湖板鴨廠向江西省上申報的是國家農業開發項目綜合資金,資金的組成是由中央財政,省財政以及銀行多家部門共同提供的,目的是援助不發達地區的農業加工水平。經過省市縣三級的科學論證,2001年和2002年國家農業開發綜合資金陸續到位了,總共936萬元。然而青湖板鴨廠除了從縣里借到了22萬元,剩下的錢根本就沒有到青湖板鴨廠的賬上。
從江西省寄給青湖板鴨廠的兩份文件上記者清楚地看到,2001年、2002年青湖板鴨廠申請的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資金已經全部到位。那么,玉山縣為什么不按照計劃把這些資金撥付給青湖板鴨廠呢?玉山縣農辦的負責人向記者解釋到,計劃報的時候是正常的,但是等到計劃報上去再批下來,幾個月一過,廠子可能都沒有了,萬一出現什么情況這個錢也追不回來,投下來也等于白投。
聽上去這是一個為國家資金認真負責的理由,然而還是玉山縣農辦在青湖板鴨廠申請資金的考察報告上,卻把同一個青湖板鴨廠描繪的前程似錦,光明一片,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資金到來前后,青湖板鴨廠難道發生劇變了嗎?事實上,基本上沒什么變化。
其實如果青湖板鴨廠真的不配拿到這筆國家資金,按照財政部的規定,此類專項資金一旦項目夭折,應該全部返還上級財政,不得挪用。如果玉山縣這么做了,本也無可厚非,問題是青湖板鴨廠沒有得到這筆資金,資金并沒有返還給上級。
我們先來看看2001年到位593萬元項目資金,按照規定項目租金的項目沒有了,申請的項目資金應該已經返還給中央和省財政。然而事實上是卻變成了玉山縣財政賬上的周轉資金。財政部駐江西專員胡副處長指出,當地挪用國家用于支持地方經濟特別是農業特色經濟發展的資金絕對是一種違紀行為。
讓我們再來看看2002年同樣以青湖板鴨廠為名申請到位的343萬元的項目資金,這筆資金又去了哪里呢?江西省玉山縣農辦副主任楊康安告訴記者“第二年我們的計劃都改掉了,改成富達食品加工廠。”
按照玉山縣的說法,2002年到位的青湖板鴨廠的二期資金改投到一個名叫富達食品廠的新項目上了,在這個新項目的申請報告上,同樣可以看到,富達食品廠的前景又被描繪的光明和美好。記者被告知“該廠擬建在玉山縣城東工業區的富達食品加工廠院內。”
在玉山縣財政局的賬上記者看到,的確有一筆巨額資金已經從財政局的賬上劃撥到富達食品廠上賬上。記者決定去玉山山城東工業區看一看,到底是什么樣的廠值得玉山縣用本應該扶植青湖板鴨廠的國家資金大力扶植它。帶路的汽車在縣城里轉了一圈,終于把記者帶到了富達食品廠。然而記者看到,廠子卻像處在停產的狀態。雖然玉山縣農辦副主任楊康安聲稱廠里沒有人,只是因為到了吃飯的時間,然而廠里衰敗的情形,實在讓人無法相信,這里曾經注入了151萬的國家多種經營項目資金。
在記者再三要求下,半個小時之后富達食品廠的總經理在玉山縣農辦主任嚴水清的陪同下終于出現了。農辦主任首先表明多種經營開發項目的資金的確投了過來。然而,富達食品廠負責人表示,當時151萬到帳,富達食品廠借了幾萬塊錢,之后剩余的資金又轉回財政去了。
這樣,青湖板鴨廠申請的2001年和2002年共936萬元國家多種經營項目資金,有910多萬元都回到了玉山縣財政的賬上。由于縣里的資金是滾動使用,誰也無法查出錢到底用在了什么地方。
當年得知資金已經下來的消息后,于是青湖板鴨廠與當地農民和外埠商家簽訂了一系列購銷合同,然而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什么拉動地方經濟,帶動農民致富都成為了泡影。(文/法展 寧柯)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