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市場發展10大趨勢
發布時間:2003-07-09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安全、高效、經濟和使用方便的農藥產品將成為市場的主流產品,綠色環保是未來農藥行業發展的要求未來幾年我國農業生產每年需要農藥均在30--35萬噸,隨著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和高效低毒農藥的發展,結構調整將是未來幾年中國農藥工業發展的主線,其中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的產量比例調整為60:15:25。未來幾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及環境意識的提高,高毒有機磷殺蟲劑將逐步淡出市場,綠色農藥成為農民朋友的新寵,綠色經營成為企業經營的新觀念和新潮流。
國內市場國際化,國際競爭國內化我國龐大的農藥市場將使外國大公司巨資投入,截至2001年末,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公司中有8個公司已經在我國建立合資企業,已建成的合作項目有5個。如法國安萬特作物科學公司同我國杭州農藥總廠合資成立安萬特杭州作物科學有限公司,生產銳勁特殺蟲劑原藥及制劑,另外還有先正達與江蘇南通江山成立的合資公司,杜邦公司與上海中西建立的合作項目等。與此同時,農藥市場的開放將加快國內農藥企業國際化的進程。國內企業在積極借鑒國外經驗,加快開拓國外市場,分享國際標準,促進國產農藥健康發展,有的已經在國外建立合資公司。未來中國可能會成為全球的主要化工原料及制劑生產基地,農藥進出口貿易將急劇增長,著名國際品牌將繼續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并以技術優勢強化高端地位,市場競爭更趨激烈。
政府管理市場化,市場趨于規范目前國內農藥市場管理缺位,工商局管營業執照,質量技術監督局管含量技術指標,農業局執法大隊管三證和登記證件,政出多門,機制不健全,無法有效管理農藥市場。根據世貿組織規則,政府的職能主要是在制定經濟規劃、市場監管和社會服務諸方面,未來3--5年政府職能轉變將會逐步到位,國家有關部門將加大管理力度,一個符合經濟運行規律的政府宏觀經濟管理體系將逐步建立。另一方面企業自身加強管理,客觀上可以對市場渠道起到規范作用。
企業發展規模向著”大型、集中、壟斷”的方向發展,企業數量將大幅縮減我國農藥企業整體規模較小,定點農藥廠有2000多家,根據我國農藥工業“控制總量,加強科研,調整結構”的“十五”發展規劃指導思想,“十五”期間我國農藥的生產能力將調整為60萬噸--65萬噸,產量40萬噸--45萬噸,農藥企業減少到約600家,其中重點農藥企業30--50個。預計5年后中國農藥市場版圖將重新劃分,一批以上市公司為主體的大公司、大集團可望脫穎而出。他們將通過聯合、購并、重組,實現超常規的資源匯聚、資產增值和資本擴張,形成足以與外國大公司同臺競爭的實力,并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上大顯身手。大量小品牌因為生存空間小,將逐漸通過市場機制淘汰出局,市場將進一步向優勢產品集中。
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農藥將快速增長技術開發是企業競爭力的關鍵環節,立足于簡單模仿的農藥行業是沒有長久競爭力的。未來幾年,國家將增加農藥科研開發投入經費,加速深化農藥科研院所體制改革。許多有實力的農藥企業也專注于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創制開發高效新農藥、新劑型、新工藝,進行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加緊建立企業自主知識產權體系,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農藥企業經營多元化許多農藥企業在發展和鞏固農藥產業的同時,向多元化經營拓展,形成專業化發展,多元化發展,不多元化發展甚至退出農藥行業四種發展模式。
職業經理人階層出現盡管企業不缺乏能夠攻城略地的將才,但尚缺乏真正意義上的帥才。很多企業將加緊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整個農藥行業開始出現準職業經理層,一批作風正派、觀念新、懂經營、會管理的高文化層次的中青年技術、業務骨干將躋身于企業管理層。
市場總量將穩步提高
我國雖是世界第二大農藥生產國,但產品競爭力不強,高端技術產品匱乏。未來品牌定位顯得更為重要,技術和成本兩大基本因素在競爭中的作用日益明顯,無論從哪個方面看,中國都將成為全球的標志性市場,對于農藥企業而言,誰在中國取得成功,誰就會在全球取得成功。
建立產權明晰的現代企業制度成為企業的必然選擇農藥行業將完全從傳統體制的保護中走出來,從真正意義上邁向市場,部分國有資本將淡出農藥市場,國有企業民營化成為一種發展趨勢。而產權明晰是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要求,很多農業企業進行產權改革,管理創新成為必然選擇。
生產企業自建營銷網絡將在一定時期內存在目前,許多農藥生產企業建立起了自己的市場營銷網絡,預計未來5--10年的時間內,實力雄厚的生產廠家將會有更多的實質性參與,但從更長遠的未來看,農藥行業是微利行業,一個龐大的低級成長、簡單復制、兼容力差的營銷網絡反而會成為企業管理沉重的負擔。目前農藥生產廠家與經銷商關系曖昧,責權利不清是中國市場不健全,流通業不發達所致,其發展趨勢必然是隨著市場的進步和流通業的發展而走向規范。研究機構已經預言,未來中國營銷渠道的變革方向是“具有品牌的銷售商和農藥連鎖店將成為銷售主渠道,企業自營將逐漸退出。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