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三個代表” 解決“三農”問題
發布時間:2003-08-20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編者的話
胡錦濤同志在“七一”重要講話中強調,要堅持學習理論和指導實踐相結合。今天刊登的這篇文章,聯系我國農業發展的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談了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解決“三農”問題的新認識、新思路、新舉措。這種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是我們在興起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中需要大力弘揚的。
學習胡錦濤同志“七一”重要講話,我們深刻認識到,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最根本的任務就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領導干部應該通過超前的思維、科學的決策、創新的工作、扎實的作風,努力促進先進生產力的發展。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解決好“三農”問題,是發展先進生產力的題中應有之義。
增效增收:解決“三農”問題的核心
我國是農業大國,大多數人口在農村,我國的發展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是農村如何發展的問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難點和重點是農民如何實現小康的問題,是農業如何搞活的問題,是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問題。
當前,農村改革穩步推進,農業結構穩步調整,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民收入穩步增長。但是,長期積累下來的結構問題、體制問題、機制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同時,新形勢下城鄉改革不配套、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更顯突出。一方面,農民不僅以自己的產品貢獻保證了社會穩定,而且以要素貢獻、市場貢獻支撐了城市的繁榮和發展;另一方面,農民在市場中面臨的風險、付出的成本很高,但得到的回報卻相對較少。現在,占人口總數近70%的農民只有不到35%的市場購買力;農民純收入只相當于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3。在2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最先開始改革的是農村,貢獻最大的是農民,但目前最困難的仍然是農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農民的收入水平要達到8000元,而現在農民的平均收入只有2440元,近7年來農民年人均增收不到100元。如果沒有農業產業和生產力的突破性發展,農村的全面小康就無從談起。
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是農民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最終利益的體現,也是農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三農”問題的核心。我們一定要從思想和行動上高度重視“三農”工作,高度重視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將其真正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把主要精力用在抓“三農”工作上,絕不能搞“口號農業”。當前,要切實搞好農村稅費改革、綜合配套改革、化解農村債務、財務制度建設、文明新村建設等工作。通過這一系列工作,解決好農村生產關系不適應農業生產力發展的問題,調動農民的積極性,搞好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發展商品經濟,結束農村經濟徘徊不前的局面,促進農業生產力的發展躍上新臺階。
與時俱進: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
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正處在艱難的爬坡階段、痛苦的轉型時期。農業外部環境的變化,市場機制作用的增強,農產品供求關系的改變,使農業的傳統優勢在減弱,新形勢、新情況帶來的新問題、新矛盾在增多。面對這一嚴峻形勢,組織發展農村經濟,破解“三農”難題,必須轉變觀念,與時俱進,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來指導農業發展。
樹立用現代工業推動農業發展的理念。用辦工業的辦法辦農業,打破城鄉二元結構,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實行集約化經營、企業化管理、區域化布局、市場化運作,這是現代農業的根本要求。一是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推動農產品加工增值;二是依靠工業的發展,加快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優化農村的資源配置;三是加快為農業提供技術裝備,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手段,提高農業生產力水平;四是依靠工業文明的輻射和帶動,用辦工業的辦法來辦農業,采用市場營銷、品牌經營、電子商務等現代經營方式,實行產業化經營、企業化管理,逐步縮小在生產方式上存在的工農差別、城鄉差別。這些工作有很多是我們過去沒有涉足或關注不夠的,但卻是農村先進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比如,農產品加工業“腿短”的問題,上世紀80年代就提出來了,至今仍沒有根本解決,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一頭跨工業,一頭連農業,既沒有納入城鎮工業發展的重點,也沒有納入農業和農村工作的范疇。在一些地區,即使農產品加工業有所發展,又擔心它與城鎮工業爭市場、爭原料,所以既沒有總體規劃,也沒有政策保障,更沒有投入支持。這是傳統體制下城鄉分割、行業封鎖造成的。這些問題不解決,就談不上發展農村先進生產力,更談不上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
樹立按比較優勢原則參與新一輪市場分工與合作的理念。加入世貿組織后,我國市場正處在新一輪的分工與合作的激烈競爭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決定一切,市場改變一切。過去湖北農業有優勢、有地位,是因為糧、棉、油、豬等大宗農副產品在全國占領了一定市場。現在湖北農業難,難就難在這些傳統產品失去了市場,有市場的產品又不多。這說明,市場競爭中的所謂優勢是相比較而言的,不是一成不變的。要保持優勢,關鍵是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通過不斷比較、調整、改進、提高,著力打造具有競爭力的名牌產品,培育具有競爭力的支柱產業。競爭力體現的不是一般的生產力,而是先進的生產力。農業競爭力強不強,是衡量農業生產力先進與否的重要標志。因此,我們抓農業和農村工作的著力點,就是要圍繞如何提高農業競爭力來做文章、下功夫。
樹立抓農業就是引導農民走向市場的理念。農村工作千難萬難,最難的是如何讓農民走向市場。一些先富起來的農民有一個共同特征,就是進入市場比較早。農村20多年改革的基本方向,是讓農民進入市場,成為市場主體。農民真正進入市場,需要三個基本條件:一是有最基本的生產經營自主權;二是有良好的市場環境;三是有比較有效的服務。現在農民最不滿意的是不公正待遇、不公平競爭,最需要的是信息和技術服務,最苦惱的是把握不了市場變化,不知道種什么賺錢。這些問題不解決,農民的市場主體地位就沒有保障,就不能順利進入市場,農村生產力也就不可能有大的發展。因此,我們抓農業和農村工作,就是要通過解決這些具體問題,引導農民進入市場,改變農民身份,促使農民由自給自足的產品生產者變成以出售商品為主的商品生產者。農民只有進入市場,其生產經營行為真正與市場結合了,增收才有保障。農民成為商品生產者后,就有條件在城市立足,就能逐步由農民變為城市居民。這是減少農民的根本途徑,也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階段。我們的任務是要加速這一進程的實現。
創新體制:解決“三農”問題的動力
當前,生產關系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矛盾,在農村和農業上表現得尤為突出,深化農村改革最緊迫的是要加快“四個創新”。
創新農村管理體制。農村管理體制的弊端是管得過多、過死,基層政權過于膨脹。現在,最困難的問題是行政成本過高,財政不堪重負,農民不堪重負。鄉鎮等基層一年到頭,不能全身心地謀發展,而是忙于解決錢的問題。由于機構膨脹、人員膨脹、權力膨脹,導致在一些領域,主觀愿望上是要為民服務,客觀上卻是與民爭利,成為影響農民積極性發揮、影響農村生產力發展最直接、最嚴重的障礙。當前進行的農村稅費改革成功與否,既要看農民負擔是否減輕,也要看農村管理體制是否理順。創新農村管理體制,重點是科學設置機構,在減人、減事、減支和轉變職能上下功夫,最根本的是要解決好管理的責任和利益機制問題。現在大多數與農民有關的所謂“管理”,都是建立在由被管理者支付管理費用基礎上的,嚴重扭曲了管理的本質。如果管理所發生的一切費用直接由被管理者來“埋單”,那么這種管理與其說是一種公共責任,不如說是一種無本萬利的謀利手段。現在,農民需要管的事無人管,管也沒有管好,不需要管的則搶著管。這種狀況不改變,“三亂”問題就會屢禁不止,精簡了的機構還會再度膨脹,減下來的農民負擔也會隨時反彈,農村生產力的發展必然會受到影響。所以,要在創新管理體制、轉變職能、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上下硬功夫。
創新農業運行體制。當前農業運行中最突出的矛盾,是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之間的矛盾。人均一畝耕地、一戶一個生產單位的生產經營方式,是難以實現全面小康的。改變這種狀況,關鍵是要走企業化、產業化、專業化、公司制的路子。農業不搞企業化,就很難形成規模優勢,很難得到發展先進生產力的要素(包括留住農村高素質的人才、獲得貸款、引進科技等),就不可能在平等的基礎上實現工農產品的互換、城鄉市場的互補。農業資源開發、農業結構調整,必須有企業化、市場化的體制作保障。現在搞調整、搞開發,基地建了不少,調整的面積也不小,但普遍用行政的辦法組織,集資的辦法投入,分散的辦法經營,真正形成規模、形成產業、進入市場、獲得效益的并不多。這方面的教訓太多太深刻了,應該認真總結,在創新體制、建立機制上下硬功夫。
創新農村融資體制。現在是社會財富增長最快的時期,同時也是農村資金最緊缺的時期。一方面,外面的資金難進來;另一方面,農村資金大量“非農化”,農村發展缺乏資金已成為一個大難題。解決這個難題,既要爭取各級政府增加投入,更要創新農村融資體制,其核心是遵循價值規律,讓投資者有豐厚的回報,愿意把錢投入農業,使農村資金來源多元化。現在資金來源多元化的條件已經基本具備,關鍵是要打破各種體制性障礙,改革農村產權制度,搞股份制經營,搞招商引資,變“死資源”為“活資本”,以“土資源”引“洋資本”,將海外資金、工商業資金、社會閑散資金吸引到農村,轉化成為農業開發和農村發展資金。
創新農業科技體制。科學技術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志。實現農業的突破性發展,需要有突破性的科技支持。創新農業科技體制,重點是解決好科技與生產如何緊密結合的問題。一是根據農業區域化布局和專業化生產的需要,改變過去按行政區劃設置技術推廣機構的辦法,依托產業基地、龍頭企業、行業協會以及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興辦區域性的技術服務機構。二是建立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場,既讓農民看得見、摸得著、學得了,也為農技人員的發展創造條件。三是進一步放活科技人員,鼓勵科技人員通過技術服務、技術承包、技術入股、技術轉讓等形式,獲取合法收入,先富起來,帶動農民致富。四是進一步搞好農科教結合,努力提高農民素質,把農村的“人力資源”變成“人力資本”。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