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產業化是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最佳途徑
發布時間:2003-09-12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三明市委黨校副校長 王育忠
摘要:農村勞動力轉移是人類歷史進步的一種規律,是經濟發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并且,從實際情況來看,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也是一種客觀存在。文章首先分析了當前農村勞動力轉移中存在的困難和誤區,接著指出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步伐,是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最佳途徑。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迅速發展和城鄉之間的發展不平衡,出現了就業不充分和勞動力過剩的現象,尤其在廣大農村,伴隨著農業生產的機械化、半機械化發展步伐的加快,以及新品種、新技術、新農藝的迅速推廣應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日臻完善,農業生產水平、勞動效率不斷提高,對勞動力的需求逐漸減少,農村勞動力就業不充分問題日益凸顯,農村勞動力轉移問題亟待解決。因此,本文擬就農村勞動力轉移與農業產業化發展問題,談點粗淺看法,以就教于方家。
一、農村勞動力轉移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據有關資料顯示,2000年我國農村勞動力總量已達47962萬人,約占我國勞動力總量的70%。在農村勞動力中專門從事農林牧漁業生產的達32797萬人,占總量的68.4%,占我國全部勞動力的46.1%。“九五”期間,我國勞動力共增加了2920萬人,年均增長584萬人。這部分快速增長的勞動力,遠遠超過了當前農業生產的需求,也超過了農村現有耕地的承載能力,成為亟待轉移的勞動力。
長期以來,大量勞動力滯留農村,已明顯地成為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之一,成為阻礙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影響農民增收的一個主要因素,因此,要想幫助農民盡快脫貧致富,提高農業現有發展水平,從根本上改變農村現狀,就必須有效地實現農村勞動力的轉移。
農村勞動力轉移不是今天才有的問題。根據人口學理論中“人口流動高位移規律”,勞動力總是由低層次向高層次轉移,由生存條件差向生存條件好的地方轉移,由勞動收益低向勞動收益高的區位轉移,由簡單勞動向復雜勞動轉移,由農村向城市轉移。所以,古今中外,農村勞動力轉移都是一種不可逆轉的必然趨勢,甚至已成為人類歷史進步的一種規律,成為經濟發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根據“人口流動高位移規律”理論,考察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狀況,不難發現,之所以促使勞動力轉移不僅由于農村區位之“低”,更由于以下幾種原因。首先,不同產業收入不均引起的貧富不均,使農民在比較中看到農業生產出路的局限,高收人的誘惑成為農村勞動力要求轉移的內在動力,農民普遍渴望通過改變就業,增加收入來提高生活水平,改善自身的生存環境。其次,非農產業的迅猛發展為勞動力的就業創造了較大空間,以及較高的勞動報酬和較好的工作條件成為吸引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強大磁場,使農民直覺意識到比從事農耕要優越。再次,城市化的發展對新增勞動力提出了需求,城市在吸納勞動力方面有著絕對優勢,城市對農民原本并不陌生,城市實質上就是由農民中分化出來的那部分人建設起來的。
從實際情況來看,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也是一種客觀存在。以福建省三明市為例,據2000年人口普查,全市勞動力人口為164.79萬,其中農業勞動力為83.24萬,占59.81%,農業與非農業勞動力的比例為6:4,這樣一個龐大的農村勞動力群體若不實現一定量的轉移,對農業無疑是個沉重的壓力。所以,三明市每年都有數萬名的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極大地緩解了農業壓力。如近年來明溪縣從農業向非農業轉移的勞動力占全縣農村總勞動力的40%,非農業渠道的收入占家庭總收人的70%以上,僅出國勞務一項就達4300余人,每年匯回縣內的人民幣就有2億多元。由此可以證明,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在實踐上是可行的,它的實現不僅有助于解決農村就業問題,而且對改善農民生存狀況也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因此,農村勞動力轉移作為一種歷史的必然,我們必須充分正視,并予以正確的對待和認真的引導,要把這項工作當作一個長期的戰略任務,采取慎重穩妥的政策把它抓好。
二、當前農村勞動力轉移中存在的困難和誤區
農村勞動力的轉移是社會進步的必然。但是,由于這種轉移是由低向高的轉移,由農業勞動向非農業勞動轉移,由分散的鄉村向集中的城市轉移,其對勞動者各方面的素質必然要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從農民向其他勞動者轉變,也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當前,在農村勞動力轉移中還存在一些困難,同時也出現一些誤區。
從困難方面采說,首先,客觀上目前城市吸納勞動力的空間不是太大,城鎮勞動力也存在過剩現象,能提供的就業機會不是太多,仍以三明市為例,2000年城鎮登記失業人數為3.73萬人,失業率為4.58%,2001年失業率達到6.69%,這種狀況顯然給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造成一定的障礙。由于城鎮勞動空間的逼仄,農村勞動力轉移過程中所需資金的投入也受到限制。因為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過程同時也是以資金為主的生產要素同步流動的過程,增加就業的前提必須對轉移產業增加投資,如擴大再生產所需的勞動對象和勞動工具的資金開發的投入。據測算,鄉鎮企業每增加一個勞動力就業需投資8000元—12000元,國有企業則更高,個別行業甚至達10多萬元,如果按每人平均10000萬元計算,新增1000萬個城鎮就業崗位,就需1000億元以上的資金投入。所以,當城鎮企業發展不景氣時,農村勞動力轉移必然受阻。
其次,主觀上勞動力素質偏低也受到擇業的影響,使勞動力轉移成為不充分。在當前的農村人口中,小學文化程度以及文盲、半文盲的比重仍較高,在農村4億青壯年中,文盲半文盲達8000多萬人,而近年來許多企業經過內部改造和轉軌生產,多由勞動密集型向資金、技術密集型轉變,由簡單勞動向復雜勞動提升,對新增勞動力在文化和技術素質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僅此就使城市大約有3000萬勞動力閑置,而農村勞動力總體素質和技能相對較低,很難適應現代企業的要求,城鎮所能提供的勞動崗位將會越來越狹小,這無疑給農村勞動力轉移更增添了困難。
除開主客觀方面的困難,目前在農村勞動力轉移上還存在認識上的誤區,這就是把農村勞動力轉移簡單地等同于將農民由鄉村向城市轉移。應該說,城市的發展和農村城鎮化水平的提高,是吸納農村勞動力的一個主要渠道,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城鎮這種吸納勞動力的能力還將進一步增強。但是,如果我們把城市比作歷史前進的火車頭,我們總不能把所有的勞動力都集中在“火車頭”上,而應該把整個社會的勞動力均衡地分布在各個“車廂”上,才能使這列火車正常地運行。更何況,中國的地大物博主要反映的是農村,中國的幅員廣闊也是就廣大農村而言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實際上也是農村家庭人口的轉移,八億多的農業人口如果都向城市轉移,城市要容納、吸收、承載下來不僅很困難,實際上是不可能的。所以,把農村勞動力轉移簡單看成是向城市轉移,并予以片面地引導,是不科學的。農村勞動力轉移應該首先是農村生產結構的調整和農業生產模式的改變,是在此前提下的勞動就業形式的轉移,是勞動力由農業生產領域向其他生產領域的轉移,是農業產業化帶動和引發下的勞動力自然有序的流動,是勞動力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移,從分散經營向產業化經營轉移。這種轉移應以市場為導向,科技為手段,農村龍頭企業為依托,合同契約為紐帶,立足當地資源,發揮區域優勢,向當地基礎產業、支柱產業、主導產業有序地輸入勞動力。這種轉移可以是離土不離鄉,也可以是離鄉不離土。因此,農村勞動力離土又離鄉轉移向城市,只能是一種形式,絕不是唯一的形式。我們必須走出這一誤區,重新來正確判讀農村勞動力轉移這一重大課題,找到一條更適合我國國情和農村實際的勞動力轉移的路子。
三、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步伐,是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最佳途徑
綜上所述,從我國農村實際出發,有計劃有步驟地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應該成為一個基本方針。但要克服困難,走出誤區,必須立足農村,在勞動力轉移的具體措施上,應采取綜合的、多元的、配套的方法,通過多層次、全方位地拓展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空間。在勞動力轉移的根本原則上,要切實地能減輕農民的負擔,有效地改善和提高農民的生活,有力地推動農村生產力的發展,促進城鄉繁榮。要實現這些目標,單純地把農村勞動力轉移往城市,顯然過于簡單化,也不利于農村社會的發展。因此當前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最佳途徑應當是向城市轉移的同時,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實行城鄉統籌,努力實現城鄉一體化建設。
農業產業化是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以改善農民生活和增加農民收入為主要特征,以當地資源開發利用為基礎,對農業主導產業實行多層次、多環節、多形式、多元化的優化組合,把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密切地連接起來,逐步形成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經營、社會化服務、企業化管理。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可以最大限度地實現農村勞動力的有序轉移,又防止了農村社會的動蕩,避免了可能出現的“荒村”現象。同時,它還有利干打破城鄉阻隔和工農商業之間的差距,實現城鄉之間資源的合理配置,促進區域優勢的發揮,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因此,應把農業產業化作為改造農村社會,發展農村經濟的主要工作來抓,作為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和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途徑。毛澤東同志曾指出:“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應該說,在21世紀的中國,農業的根本出路不僅“在于機械化”,更“在于產業化”。
1、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有利于農村社會的穩定
應該看到,農村勞動力往城市轉移,除了城市發展需要及其某些方面對農民的吸引力外,于農民而言,很多情況下是無奈之舉。我們不妨假設,如果農村有充分的就業和較高的收入;如果農業的發展有不亞于其他行業的前景;如果農村與城市的差距不是太大,誰會愿意去干那些城市人不愿干的臟活累活?誰會愿意背井離鄉去城里過沒有歸屬感的漂泊生活?誰會愿意去城里忍受城市人的傲慢和偏見?所以,城市始終是農民的客棧,它與農民有著總也抹不去的疏離感。而發展農業產業化,對農民而言卻有著天然的親近感,農民離土不離鄉,或離鄉不離土,都與農村、農業緊密相連,因此,這從文化上、情感上、心理上都讓農民易于接受,使農民能更快地適應產業化發展的要求,能更大限度地調動農民的積極性,激發農民的創造熱情。這是因為,農業產業化不是強行把農民從土地上徹底剝離,而是讓農民把土地以入股的形式加入到產業化建設,這對于講求現實的農民來說,承擔的風險較小,一旦產業化經營不利,農民可以退回農業生產,使農民的利益不受太大的損害,這十分有利于農村社會的穩定。
因此,在農村勞動力向農業產業化轉移的過程中,要十分注意保護農民的利益,要妥善解決土地流轉機制和規模經營之間的矛盾,要在不改變承包權的基礎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過渡經營權,通過經營權的集中使用使土地成規模開發,發揮產業化的效應。但土地規模經營也不是農業產業化的唯一形式,農業產業規模經濟的發展,應以農民增收和農村穩定為基本原則。而“穩定是壓倒一切的”。由于農村勞動力的轉移而帶來社會不安定因素,那則是得不償失的。所以,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對于減輕因勞動力過剩給城市造成的壓力,減輕農業內部的壓力,都具有十分重大的實踐意義。
2、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有利于克服農村勞動力轉移中遇到的困難
我們知道,目前農村勞動力轉移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城市的吸納消化能力不足,以及農村勞動力本身素質偏低,難以適應城市用工的需要。因此,我們如果能在不排斥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的同時,把轉移的重心逐步移向拓展農業產業化的發展上來,顯然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個道理很淺顯,因為農村勞動力不完全向城市轉移,一方面可減輕城市勞動力就業的壓力,為城市失業人群騰出更多的就業崗位。另一方面也可減少城市用于擴大再生產在人員安置、培訓上的資金投入,可使有限的資金更多地投入到技術改造和產品的創新上,以及用于城市的社會保障和公共設施的建設上。再一方面,農村勞動力目前文化素質偏低的矛盾也不會顯得十分突出。提高農村勞動力的文化素質以適應城市就業的需要,這不是在短期內可以解決的問題,這種矛盾還將在較長時期內存在。因此,使農村勞動力不完全向城市轉移,而通過農業產業化的發展予以吸納,是目前解決這一矛盾的最好辦法,對城鄉發展都是很有利的。
顯然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無疑是當前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最佳選擇。因此,我們必須立足農村、立足農業、立足農民,把發展農業產業化作為農村勞動力轉移的主渠道,要在農村開辟農業產業化生產基地,在主導產業的引導、培育與發展上,要引導農民發展具有本地特色和競爭力的優勢產品,形成區域優勢。要通過推廣新技術、新品種,對傳統農業進行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要通過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和生產效率,使大宗產品上檔次,特色產品上規模。要通過市場網絡的建設,建立健全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的全方位服務體系,形成一個以社會保障為基礎,以產品集散為基地,以產品銷售為渠道,以保證農業產業化生產的正常運轉,以確保農村勞動力在參與農業產業化生產中,人人有就業崗位,個個有較滿意的收入。
3、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有利于城鄉統籌以及農業一體化建設
解決農村勞動力轉移問題,從現象上看是要解決農村勞動力過剩和農民就業困難的問題,本質上卻是要解決城鄉差別,以及農業與其他行業的差距問題,因此,要使農村勞動力轉移合理到位,不留后患,就應當解決農民的“國民待遇”問題。我們必須在農村的義務教育、戶籍管理、遷徙自由、市場準入、勞動就業、公益建設和享用、民主政治活動的參與等方面,徹底消除對農民的歧視,還農民一個平等的社會地位,使農民在農村和農業的發展上擁有切實的主動權,這樣,在農村勞動力轉移上,不論是向城市轉移,還是在農村參與農業產業化建設都能做到合理公平,使農民的心理承受上都能夠做到平衡。
要解決這一難題,目前最有效的辦法是通過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實現城鄉統籌一體化建設。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是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趨勢。要逐步提高城鎮化水平,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走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發展小城鎮要以現有的縣城和有條件的建制鎮為基礎,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同發展鄉鎮企業向農村服務業結合起來。消除不利于城鎮化發展的體制和政策障礙,引導農村勞動力合理流動。要實現這一目標,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使農村勞動力進入產業化生產,是一個兩全其美,多方得利的辦法。這是因為只有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才能“引導農村勞動力合理流動”;只有使農村勞動力合理流動,才能更好地促進城鄉統籌一體化發展;只有使城鄉一體化發展,才能更好地推動和促進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進程。農業產業化的發展為農村勞動力的轉移開辟了一條最佳途徑,農村勞動力的合理有序轉移,也促進了城鄉協調發展,城鄉一體化發展又為農業產業化拓展了更大的空間。三者構成了一個互為依存,互為條件,互相促進,緊密相連的發展鏈。
這三者的緊密聯結,良性互動,好處顯而易見。首先,它有利于穩定農業這個重中之重的基礎。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絕大多數,我們想問題辦事情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三農”。農業的穩定是百業發展之首,農村的穩定是城市發展的保障。所以實行三者結合聯動發展,既照顧到農民的利益,又考慮到城鄉之間的現實,通過農業產業化的紐帶作用,拉近城鄉之間的距離,使農民能夠在勞動力轉移時做出合理的選擇。其次,它有利于活躍農村經濟,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加速農產品的流通和農業高新技術的傳播和應用,推動農業產業布局整合,提升農業科技含量,更好地扶持培育支柱產業、龍頭產業,使農業產業化水平迅速提高,農村經濟社會得到全面發展,城鄉差距逐步縮小。再次,它有利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黨的十六大報告指明,“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作為農業大國,它的現實一再告訴我們,只有農村實現了小康社會,中國才有全面的小康社會可言,所以,只有把農業、農村、農民的問題解決好了,實行城鄉統籌一體化發展,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才會最終實現。
總而言之,從我國的國情出發,從廣大農村的實際出發,我們在面對農村勞動力過剩這一重大問題時,一定要實事求是實行兩手抓和堅持兩條腿走路的方針,即一手抓農村勞動力轉移,另一手抓農業產業化發展;一條腿走向城市轉移,另一條腿走就地向非農產業轉移,兩者都不可偏廢,在當前情況下尤其要注意抓好農業產業化發展,使之能更多地吸納農村勞動力,以保證城鄉協調發展。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