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析:應加強征地補償的政策研究
發布時間:2003-09-16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土地問題已成為目前農村社會的主要矛盾之一。據農業部信訪處粗略統計,今年上半年農民來訪內容的百分之三十多為土地問題。而中央和農業部最近嚴令整頓農村土地市場的通知,也從更高層面上證明了這點。
另據農業部門就此展開的調查,在農村土地承包、土地流轉和土地征用等容易出現土地問題的現象中,土地征用是目前農村土地矛盾中最突出也最令人頭疼的問題。一位資深農業專家近日從東南及西南農村考察回來后直截了當地指出,農村土地征用中的不規范和不公平現象已經嚴重侵害了農民利益,不能不引起強烈關注。
那么,農村土地征用中出現的主要問題到底有哪些?概括地說,這些問題主要有土地征用補償標準太低,有的一畝地僅補償幾千元或者干脆以租金的方式強占耕地;有的征地后轉手賣十幾萬甚至幾十上百萬元一畝,但給農民的卻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征地行為不規范,有的假借各種名義強行征用農民土地搞園區;土地補償費管理五花八門,有的將補償費直接給農民,有的給村里,有的給鄉鎮;征地補償措施不完善,被征地農民的生產生活出路得不到保障,等等。
不過在這些問題中,首先需要從政策層面上關注的是補償費標準問題和補償費的公平問題。如果做一下統計,在所有因為征地而引發的矛盾中,百分之七十甚至更高都是圍繞補償費問題的交戰。因此當前迫切需要從政策層面上對這一問題進行研究。
先看補償費標準爭議。按照現行的政策性補償規定,補償費是由被征土地三年來的平均產值乘以若干倍,通常是六到十倍,加上安置補償費、青苗補償費以及地面附屬物構成。這一標準對失地農民的當期效益而言無疑是一大筆收入,但對農民的長期效益來看就成了負數。因為農民的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就業保險等都是依附在土地上的,但補償標準只以年收益的固定倍數為限,沒有充分考慮失地農民的各種保障。按照這一標準,許多地方一畝地僅僅補償7000元左右,即使全部存到銀行一年的利息收入也才100多元,無法補償生計。這就難怪一些農民不愿耕地被征從而引發矛盾。
再看補償費的公平問題,也就是補償費應該補給誰的問題。征地補償費是直接補給農民還是補給鄉村集體,各地的做法很不一樣。如果一畝地的補償費僅僅數千元,補給誰都不太顯眼,問題是農民的地被低價征用之后,價格常常飛漲甚至暴漲。這種巨大差額是否應該補償給農民一部分。如果應該補償,這么大的差價直接補給被征地農民肯定是對村集體其他人的不公平,也構成了集體資產的流失,因為土地是集體所有。目前許多地方對征地補償費的管理都在積極探索,有將承包地重新調整而把土地補償費集體使用的,有直接給被征地農民的,也有一半給個人一半集體分配的。方式多種多樣,實際上對政策上的說明提出了更加緊迫的要求。
土地征用是一個涉及面很廣的問題,農民作為土地承包者在這一話題上通常沒有發言權。而隨著我國由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型、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結構調整的深入,征用土地將不可避免,如何研究制定一個更加科學合理、公正公平的土地補償辦法,對保護農民利益、維護農村穩定以及增加政府決策的科學性都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