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長周濟:高度重視優先發展農村教育
發布時間:2003-09-17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本周,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首次全國農村教育工作會議將在北京隆重召開;與此同時,對深化農村教育改革,加快農村教育發展,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和城鄉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的《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已經國務院第二十次常務會議原則通過。
農村教育,一個嶄新的時代已經開啟。就發展農村教育的重要意義,我國農村教育的發展進程,以及未來幾年農村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總體思路與主要措施等,教育部部長周濟今天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我國有12多億人口,其中8億在農村,這是我國最基本的國情。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是關系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問題。另一方面,我國農業仍處于粗放經營的狀態,農村勞動力的整體素質,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方向相比,存在著很大的差距。發展農村教育,辦好農村學校,直接關系8億多農民的切身利益;是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從根本上解決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的關鍵所在;是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將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的重要途徑。周濟強調指出,農村教育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因此,要千方百計地提高農業競爭力,千方百計改變農村面貌,千方百計提高農民收入,就必須千方百計地把發展農村教育擺在重中之重的戰略地位,使農村教育對全面提高農村人口素質真正發揮作用。
值得欣慰的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教育事業有了很大發展,為將我國沉重的人口負擔轉變為人力資源優勢做出了積極貢獻。周濟介紹說,“普九”、“兩基”與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事業使農村人口素質明顯提高。2002年底,全國“普九”人口覆蓋率達到91%,初中入學率達到90%,基本實現了國家規定的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兩基”目標,這一令世人矚目的歷史性成就是建國以來我國教育史上一次新跨越。與此同時,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有了很大發展,縣、鄉、村三級農民培訓體系初步形成。5年來,中等職業學校共培養農村學生1300多萬人,培訓農村勞動力4.6億人次,培養了一大批科技示范戶和致富帶頭人,涌現出一批為農服務的先進典型。
在談到農村教育管理體制的重大變化時,周濟說,“以縣為主”的農村教育管理體制為農村教育的發展創造了機遇;投入力度的加大為農村教育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變化,這是繼“兩基”之后,我國農村教育實現的歷史上又一次新突破。周濟為此列舉了一系列數字:“截至2003年5月底,98%的縣、市、區將中小學教職工工資管理上收到縣;94%的縣、市、區將農村中小學人事管理權限上收到縣,‘以縣為主’的新體制開始確立,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取得突破性進展,使多年來影響農村義務教育發展的一些突出問題正在逐步得到解決。拖欠教師工資的情況有明顯好轉,解決中小學危房步伐加快。與此同時,各級財政對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投入明顯增加,農村義務教育投入格局發生變化。1997年,全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預算內撥款為430億元,占當年義務教育總投入的54.8%,2002年,全國財政預算內對農村義務教育的撥款達到了990億元,占當年義務教育經費總投入的78.2%,五年間,增加了1.3倍,初步實現了從‘農村教育農民辦’到‘農村教育政府辦’的根本性變革?!敝軡鷱娬{指出,通過工資性轉移支付和農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近年來中央財政對農村義務教育的支持也明顯增加,2002年兩項轉移支付用于農村義務教育的總數達243.47億元,對于保證中西部地區中小學教師工資發放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此外,中央財政還加大了對農村義務教育的專項支持,從1997年的10.73億元到2002年的95.84億元,增加了7.9倍。據測算,2002年,中央財政的投入占全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總量的28%以上,占中西部地區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總量的43.2%和財政預算內支出的56%,占中西部地區農村義務教育教職工基本工資支出的72%。這對于保證中西部地區中小學教師工資發放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除此之外,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得到加強,中小學亂收費問題得到進一步治理。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辦學條件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完成義務教育學業工作得到加強,農村中小學素質教育扎實推進,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改革實驗工作以及信息技術教育取得了進展。
“成就喜人,但同時我們必須承認,從整體上看,我國農村教育還相當落后,農村教育發展的任務相當艱巨。”周濟用“正逢其時”四個字形容當前加強農村教育工作、加快農村教育發展步伐的意義。他指出,今后一段時期,教育部將落實五大舉措,實現三大目標。
目標之一:堅決打贏西部地區“兩基”攻堅戰。針對目前西部地區仍有372個縣沒有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其中60多個縣還未普及小學教育,260多個縣沒有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現狀,教育部將抓緊制定好“兩基”攻堅計劃,逐縣落實“普九”和“掃盲”任務。為用五年時間,在西部地區實現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目標,讓西部的孩子們都能上學,不懈努力。
目標之二:鞏固“兩基”成果,實現全面提高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目標。
目標之三:進一步深化農村教育綜合改革,努力實現教育為農村、農業和農民服務的目標。要把農村學校建設成為幫助農民脫貧致富和就業創業的重要基地,成為農村政治文明、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力量,成為政府實施公共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務的重要環節。
周濟說,為順利實現這三大宏偉目標,教育部將采取五項重要措施:一、進一步落實“以縣為主”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的要求,提高農村教育的辦學水平和管理水平;二、采取措施,不斷增強教育為“三農”服務的能力;三、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深化中小學人事制度改革;四、積極推進農村學校的信息化建設,認真組織實施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努力實現農村教育跨越式發展;五、大力開展“兩幫扶”(幫扶中西部地區、幫扶困難群體)工作,加強對農村貧困學生的資助力度。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