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5-03-30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2005年1~2月,福建食用菌出口4417萬美元,比增0.92%。
1~2月,福建出口食用菌以小白蘑菇罐頭、干香菇、暫時保藏的蘑菇、干木耳為主,出口量分別為32041噸、1458噸、1851噸、519噸,出口值分別為2533萬美元、858萬美元、180萬美元、176萬美元,分別比增-5.56%、6.05%、-11.49%、9.24%。對主要出口地日本、俄羅斯、德國、馬來西亞的出口量分別為3320噸、6231頓、4640噸、4042噸,出口值分別為882萬美元、514萬美元、430萬美元、326萬美元,分別比增-13.6%、1.6倍、-5.31%、87.03%。
有著“山珍”之譽的食用菌味道鮮美且具有獨特的食療保健作用,在西方國家被稱為“植物性食品的頂峰”。我國是大多數食用菌栽培的發祥地,目前,食用菌年產量已超過世界總產量的65%,出口量占全球貿易量的40%。
福建特色食用菌出口發展較快,目前已擁有“嘉田”、“吉田”、“天珍”等知名商標,其中,嘉田公司的秀珍菇等5個產品獲得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吉田”產品獲得FDA認證,可直接進入歐美市場。福州海關有關人士指出,雖然福建食用菌產業發展較快,但出口依然面臨兩大不利因素:
一是相關標準體系較為落后。我國食用菌主要出口至日本、歐盟和美國,目前僅在農藥殘留限量這一指標上,國際食品法典就有2572項標準,日本有9052項,歐盟有22289項,美國有8669項,而我國只有484項,與國際標準還有很大差距,容易遭遇環保壁壘。2004年4月,日本開始實施《種苗法修正案》,使用DNA分子檢測設備,對我國食用菌輸日構成了較大威脅。
二是生產加工尚處初級階段。大部分企業仍以主產地區域性集中生產為主,尚未實現工業化、專業化、規模化生產,不同企業的生產能力、檢測技術等差異較大,食用菌出口總體生產工藝落后、科技含量低,出口產品多為原料性的大包裝初級產品,新功能的環保食品有待進一步研發。
對此,福州海關有關人士建議相關部門通過制定法律法規,盡快建立與國際接軌的食用菌標準體系,不斷規范食用菌的生產出口。同時,出口企業應加大技術投入,研發具有保健功能的環保食品,確保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促進食用菌出口增長。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