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5-04-19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
去年,阜陽劣質奶粉事件以及一系列食品安全案件,促發了全社會對食品安全、尤其是農村消費安全的思考,也迅速成為浙江省委省政府關注的焦點。省委書記習近平、省長呂祖善多次作出批示,要求各級政府加強對農村消費安全監管,確保“平安浙江”、和諧社會的創建。副省長金德水多次帶隊深入農村調研,探索農村消費安全長效監管機制。
2004年8月,浙江省創造性地提出了“農村現代流通網”、“監管責任網”和“群眾監督網”的“三網”工作思路,半年實踐成績斐然。
村村建起“放心店”
桃紅柳綠油菜黃,最是江南好風光。我們來到浙江省臺州市,探訪該市溫嶺、路橋兩地已創立半年的一家家放心店。溫嶺市大溪鎮橋里村自選店門首,掛著一塊“浙江省‘百縣萬村放心店’工程示范商店”銅匾,店內水泥橫梁上“進正貨、樹正牌、走正道”九個紅色隸書大字赫然在目。進得店內,一排排開放的貨架擺放井然有序,架上貨物琳瑯滿目。審視貨架內一包包蛋糕、一罐罐飲料,上面廠名、廠址、保質期等一應俱全。店主林雪平笑盈盈地把一本經銷臺帳送到我們面前。其中《進貨登記備查表》還附有進貨憑證,另外還有供貨單位的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產地質量合格證、產品質量檢驗報告等有效證件。
林雪平指指墻上的承諾牌說,“為了確保食品消費安全,放心店嚴格執行商品準入三項制度,一項是進貨驗收備查制度,一項是不合格食品下柜制度,還有一項是消費投訴處理制度。”
正在放心店買酒的周朝尚告訴我們,前幾年在村店里總要買到假冒偽劣或過期食品,好幾次買了假酒喝下后眼睛充血。自從去年下半年村里開起了這家放心店,這樣的事情再也沒有發生。林雪平說,村民放心了,她的生意也好了。現在每月營業額要比過去多好幾百元。
我們又來到另一家放心店——臺州市路橋區路南街道古岙小超市,入口處一疊“商品信譽卡”吸引了我們目光,卡上寫著4條承諾,還有投訴電話和村監督點電話。店內所有貨物都貼著銀灰色的激光標貼,統一編號為004。當地工商同志解釋說,一旦發生質量問題,一看標貼和編號就知道是那家商店的貨物。店內購物的張崇梅高興地說,以前沒有看牌子和保質期的習慣,現在每次買東西,都要看看保質期。
放心店是怎樣產生的?我們來到溫嶺市石橋頭鎮探尋究竟。該鎮共有27個行政村(其中8個村沒有村店),一開始19個村上報了38家放心店。當地工商、鎮政府和村委負責人通過實地踏看,對初選的5家進行公示,一周后沒有任何異議,就把這5家確定為該鎮第一批放心示范店。第二批競爭非常激烈,前林村共有6家商店參加角逐,村里召開由黨員、村民小組正副組長參加的民主懇談會,大家通過“走、看、聊、推、投”的形式,最后確定了一家。溫嶺市工商分局陳副局長說,民主評議放心店,村民才放心。現在該鎮已有10家放心店和9家創建店。
創建放心店得到了臺州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路橋和溫嶺兩地政府各確定了100萬元和80萬元的創建經費。路橋區政府還對驗收考核達標的“放心店”獎勵3000元,對優秀“放心店”獎勵5000元。
陪同采訪的省工商局新聞中心沈雁告訴我們,截止4月8日,全省正在創建這樣的農村“放心示范店”有5308家,已經完成并掛牌的“放心示范店”有2452家。今年年底全省將建成放心示范店11000家,達到應建放心店的50%以上,明年將達到80%。
家家都有“維權民兵”
如果說百縣萬村放心店工程為的是讓農村老百姓能買到放心的商品,那么“農村消費維權群眾監督網”就是時刻守衛在每一戶村民身邊的“維權民兵”。
“溫嶺市消費者協會橋里村消費維權監督點”門口,一方黑板上張貼著“食品商店監督公示欄”,公示欄內寫有6個村店名稱,林雪平放心店貼有5顆紅五星,楊平芽等4家商店為4顆紅五星。走進三樓的消費維權監督室,橋里村黨支部副書記、村消費維權監督員趙益通介紹說,星級評比分為“遵紀守法”、“商品質量”、“衛生狀況”、“服務質量”、“經營作風”5個方面,經營最好的為五星級。他被聘為監督員以來,每月不定期到村里各家商店巡查5次。打開一本本文件夾,上面有“每月食品商店監督檢查情況登記匯總”、“消費維權監督季報”、“農村安全消費咨詢登記表”、“消費者投訴登記表”等。“不合格商品處理登記表”上各欄寫有“時間、業主、品名、存在問題、數量、處理情況”。趙益通說,他由消協頒發上崗證書,擔當起橋里村農民消費聯絡員、信息員、宣傳員、監督員、調解員“五大員”重任,重點職能是宣傳、監督、調解。今年1月,村民李曉明在一家村店購買了9桶乳膠漆,粉刷后發現質量有問題。趙益通調查后認為情況較為復雜、涉及金額較大,就移交大溪消費協會處理。大溪消協處理結果要求這家店主補償李曉明2000元。
我們在路橋區路南街道古岙村維權監督點看到,該村對放心店實行電腦管理。張萍姑娘熟練地打開電腦,輕點鼠標,屏幕上跳出“路橋紅盾信息網”。點進“農村消費網絡”,路南街道13家放心店盡收眼底,再點進古岙村王桂壽放心店,該店經銷臺帳的序號、品種、購貨日期、供貨單位、數量、憑證號、保質期至,一目了然。
如何管理好面大量廣的監督員隊伍?我們在溫嶺市城南鎮消費維權監督站,看到墻上張貼著“示范商店監督要點”、“消費維權監督員條件”、“消費維權監督員職責”、“農村消費維權監督員考核細則”、“農村示范商店考核細則”等。太平工商所副所長陳軍榮說,各鎮設立的消費維權監督站站長都由各鎮分管鎮長兼任。為了克服工商所人手少、行政村多的困難,工商所聘請了2名政治素質高、熱心維權事業的老同志,擔任城南、石橋頭兩鎮的專職消費維權監督站副站長,他們的職責是匯總數據記錄、處理簡易投訴、組織培訓會議、協助開展宣傳、保管檔案資料,并開展對監督員和示范商店的考核。據了解,浙江省現有農村消費維權監督站3341個,消費維權監督點13218個,聘請農村消費維權監督員22632名。這些消費維權監督員活躍在農村,成為工商監管的“前哨”,農村維權的“民兵”。溫嶺市副市長毛太寧認為,通過聘請在群眾中有威望、工作負責、能力強的村干部擔任農村消費維權監督員,既督促了基層干部公道公正辦事,也豐富了基層干部為群眾辦實事的內容,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改善了農村干群關系,增強了農村基層組織的凝聚力,促進了農村社會的穩定。
縣縣都有監管網
地處路橋的浙江東南副食品批發市場,共有555個攤位,上萬種商品幅射整個臺州及周邊地區。貨品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市場的美譽度,也事關農村商店的產品質量。路橋工商分局把上市商品分成兩類管理,對第一類商品如食品(不含干果、炒貨)、日用百貨建立進貨索證備案制度,對第二類商品如干果、炒貨等食品建立備證核查制度。要求全場經營戶建立進銷臺帳制度、倉儲備案制度和不合格商品退出制度,把全部食品列入食品質量快速定性檢測范圍。同時,該局將商品準入的相關資料全部輸入電腦,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電化備案,并與書式檔案構成“雙保險”,以便互查補漏。
我們又驅車來到慈溪周巷副食品批發市場,走進每一家批發商店,你會發現貨架上每樣商品下方都有一張“商品索證審驗單”。慈溪市工商分局商品檢查大隊長沈雪漫說,“不要小看這一張小小的單子,它的意義非同一般。”慈溪工商分局為提高監管效能,自行開發了副食品商品準入軟件,嵌入連接上下級機構和普通消費者的廣域網絡,建立了“一個平臺”、“十大數據庫”和“萬只食品身份電子檔案”。“一個平臺”:建立和完善副食品市場準入工程網絡控制平臺,內設準入商品信息輸入服務和商品質量實時監控兩個中心,為商品質量信息數據的集中管理、實時監控、互通共享、安全保障等提供網絡服務。“十大數據庫”包括糧油及其制品、保健品、飲料、奶制品、肉類制品、糖果(果凍、蜜餞、糕點)類、食用菌干果類、炒貨類、酒類、調味品基礎信息庫。“萬只食品身份電子檔案”,包括食品的名稱、商標、類別、生產日期、生產批號、有效期止和生產商(供貨商)及其證照、經營者及證照等身份信息,并實現了品種“一只一戶”,經營戶“一戶一檔”。慈溪市工商分局局長朱德人說,市場電子網絡監管平臺的建立,實現了工商分局監管模式由逆向查向順向管轉變,由全面查向定點管轉變,由巡邏查向網上管轉變。
周小麗是慈溪、余姚娃哈哈食品的總經銷,一開始對市場管理很不習慣,以前一手繳錢,一手繳貨。現在商店要記臺帳,生產商要提供三證,嫌煩。后來漸漸從不理解到理解再到支持,“這還不是為了我們,電子化管理為我們織起了一張護身網,也織起了一張客戶網。”周小麗經銷的娃哈哈食品去年名列全國縣級城市第一,還得了“娃哈哈功勛獎”。慈溪市天云翔食品有限公司經理胡明星更是感慨萬千。他說以前市場批發名酒,磨破嘴皮少人相信。現在一張小小的商品索證審驗單,使他的五糧液銷量翻了好幾番。
和慈溪電子網絡監管平臺不同的是,余姚市監管的重點是對食品的定性定量檢測。走進余姚市食品檢測中心,一個個辦公室掛著“消化室”、“化學檢測室”、“農殘留處理室”、“電熱室”、“天平室”、“原子吸收前處理室”、“酶標室”、“氣體室”、“精密儀器室”等牌子。氣相室里的俞燕化驗員正把黃瓜勻漿中提取出來的液體放進氣相色譜儀,電腦上就清晰地顯示出黃瓜的農藥殘留。
余姚市食品檢測中心主任葉東教授介紹說,中心建筑面積1450平方米,固定資產600多萬元,擁有美國的高效液相色譜儀,安捷倫的氣相、氣質聯用儀,熱電公司的原子吸收儀等進口儀器設備15臺(套);擁有真空干燥箱、旋轉蒸發儀等國產儀器設備40多臺(套)。目前已能利用這些先進儀器設備檢測各類食品飼料中的營養成份、有害元素、農殘藥殘、有毒有害物質及微生物等160多個參數。2004年6月中心與余姚工商局合作以來,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僅今年1季度對全市5325批樣品的抽檢中,已完成2690批。
余姚工商分局負責人介紹說,工商分局成立起由13個人組成的檢測中隊,三輛檢測車都配備一臺手提電腦。到今年3月份,檢測車共檢測各類食品6563批次,其中檢出不合格食品598批次,銷毀處理不合格食品共計5531公斤。工商分局還在全市農批市場、規模較大的農貿市場設立了15個檢測點,每個檢測點每周檢測不少于5天,每天檢測樣品不少于15個批次,全年檢測樣品不少于4000個批次。
余姚鎮桐江橋菜場72號攤主徐駿海一邊張羅著買賣一邊高興地說,檢測后的市場更加興旺,他的生意也越來越好。正在買菜的市民李敏也樂呵呵地說,“托政府的福,現在我們吃東西放心了。”
(鮑洪俊梁孟偉)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