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5-07-18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加速發展生物產業是搶占新一輪產業革命制高點的明智之舉,將會大大推動我國現代化建設的跨越式發展。當前應著重研究探求發展生物產業更便捷更合理更有效的途徑,我們認為,微生物經濟可以作為帶動生物產業發展的“火車頭”。
微生物經濟既可以自成一個獨立的產業,也可以作為一種“亞產業”,因為它既能夠成為列于我國規劃的六大生物產業之外的產業,又能夠成為橫跨上述各產業、綜合共同技術特點的產業領域。為什么說微生物經濟能夠充當發展生物產業的“火車頭”呢 這是基于以下原因:
首先,微生物有其獨特的優勢。微生物經濟的載體微生物是生物的三大類別之一,其固有的突出特點為 1 體積小,從幾納米到幾百微米; 2 種類多,大體說有古細菌、真細菌、單細胞真菌和藻類、原生動物、病毒等,精確地劃分到種有時較難,粗略計算在百萬級; 3 繁殖快,易變異; 4 分布廣,地下4、5米甚至293米、空中20—80公里都有微生物存在,在生物圈內存在于生物的體內外; 5 數量大,據報道每克土壤中就有1億細菌、1000萬放線菌、100萬霉菌,自然水中每毫升細菌可達1000萬至1億個 cfu ,其總量可與天文數字媲美; 6 易于培養,可以在常溫條件下用較短時間大量擴增。
其次,已有很好的研究和應用基礎。人類對微生物已有廣泛的應用,很早就有了釀造業、采集食用菌入藥等應用。近代應用于制藥 特別是抗菌素和疫苗制造 、選礦、殺蟲、肥田、生產沼氣、處理污物等各方面。由于微生物易于培養和繁殖,通常是較容易推廣的技術。近幾十年,我國在微生物學領域又取得了較多的成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我國在微生物學技術方面與世界先進的差距相對較小,取得突破的途徑較多,經過努力可以較快達到先進水平。微生物資源比其他資源有著更大的可再生性,應當是人類大力開發的重要領域。
再次,同其他科技領域相比微生物學容易突破。現代生物技術多半是從微生物領域首先攻破的,如各種工具酶的制取、基因克隆、基因表達、基因重組、誘變、定向培育和作為生物遺傳科技的研制手段等等。可以說微生物是現代生物技術的重要平臺和前沿陣地,在現代生物工程 基因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細胞工程 中易于找到突破點。
復次,我國發展生物經濟的自然條件優越。中國幅員遼闊,各地區氣候、地理、生態環境差異很大,個性單元多,可以優勢互補,具有各種微生物所需要的多種自然環境。面對微生物種類多、分布廣的復雜情況,我國發展微生物經濟易于找到適合創造目標所需的“生境”,善于利用自然條件可大大降低成本。微生物的生長及其生化過程一般都在常溫常壓下進行,多數不需要化工中的那些非常條件,這可以大大降低能耗、減少污染、節約成本,是其他產業難以比擬的。
最后,社會需求量大。微生物領域直接關系到人們生命健康、生態環境的改善、生活質量的提高,微生物產品越來越成為適應性較廣、人們須臾不能離開的東西。比如解決食物安全問題,離不開微生物技術;又如農業生產亟需生物肥,亟需用生物學方法替代農藥;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也可能先從微生物領域突破;更不消說環境治理 特別是垃圾處理 大量的要靠微生物功能了。恩格斯說 “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這種需要比社會幾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微生物經濟的強大生命力恰好在于它能適應愈來愈大的社會需要。
把優先發展微生物經濟作為發展生物產業的“火車頭”,可以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投入少、產出多、見效快、應用廣,可以把其他生物產業帶動起來,催生大批高新產業,形成巨大的技術經濟優勢,占領世界生物領域的制高點。具體地用微生物經濟帶動生物產業,也需要貫徹“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方針,集中力量攻破難關,并與國內外大市場密切結合,利用強大的需求拉動產業的興起和擴張,使得自主創新與加快轉化形成互動機制。1、大力推廣已經成熟的微生物技術,盡快形成單獨產業,如抗生素、各種人畜疫苗、生物藥品、生物農藥、生物肥料等應當大力扶持,以優化質量為主線,提高核心競爭力,迅速占領市場、引導市場。2、組織技術集成,使用微生物技術成為重要環節,同發展循環經濟的大趨勢結合起來。循環經濟的一個重要支柱,就是微生物技術。如果在循環經濟中的微生物技術有重大突破,那就會帶出一批新型綠色產業。較低層次的有 把作物秸稈制成沼氣、殘渣再制成肥料;污物、污水處理中制取再生用水和其他有用物質,更能保護環境。其高端層次,則可獲得新的資源和產品,進一步開拓防治微生物污染的領域。3、開展技術創新,利用微生物研究和開發新的生物技術,取得技術突破,獲得自主知識產權,打破國外對某些關鍵性產業的壟斷。特別是同中醫中藥結合,對預防醫治人類的疑難病癥 如癌癥、艾滋病、惡性傳染病 有所突破,就會形成產業。生物能源也應當作為一個重點,集中力量加以攻關。4、在支持性軟硬環境方面,應考慮多培養一些應用微生物技術人才,充實微生物研究機構,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產學研結合,國家、社會和企業給予更多的投入,鼓勵發展應用微生物的研發企業。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