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5-10-09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以前一文不值的玩具木屑、邊角料,如今成了培植食用菌最搶手的原材料;原先滿地丟棄的廢菌棒,現在卻能培育出成片的山林,森林資源周而復始,循環利用。在有著“中國木制玩具城”與“全國菇耳大縣”兩大稱號的山城小縣云和,每年要消耗木材總量在10萬立方米以上,然而目前全縣的森林蓄積量卻還能逐年增長。這得益于云和的木制玩具業與食用菌業“聯姻”,做好“循環經濟”文章。
木屑堆里長出食用菌
又到了培植香菇的季節,云和縣云和鎮新嶺村村民陳遺清一家人為種香菇忙開了。與前些年不同的是,今年陳遺清一家人沒再拿著柴刀上山砍樹,而是一車一車從玩具廠家收購木屑,原來他們今年種香菇采用了玩具木屑做原料。
陳遺清說,用玩具企業廢棄的木屑種食用菌,遠比上山砍木頭來得省錢又省力,一天就可把所需原料備齊。與陳遺清一樣,今年云和的菇農都改用玩具木屑來做菇耳的原料。
目前,云和有500多家木制玩具企業,每年產生的邊角料和木屑達5萬噸以上,這些玩具木屑稍作加工便成了食用菌種植的好原料。經核算,如果用雜木作原料每百公斤成本最少要40元,而用玩具木屑每百公斤成本僅在30元左右。
據統計,去年云和全縣食用菌種植達7000多萬袋,所耗木屑約5.8萬噸,而全縣玩具企業一年產生的木屑正好滿足了菇農所需的原料。據云和縣林業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按照4噸木屑1立方米木材的標準換算,云和菇農每年因此少砍了1萬多立方米的樹木,云和菇農每年可節約支出300多萬元。
廢菌棒里育出小苗木
這幾天,位于云和縣沙溪村的浙西南果樹良種繁育基地里,一些菇農們正把自己廢棄的菌棒整車整車地運往基地。該基地正是利用這種廢菌棒作主原料,自制成營養土,培育出一盆盆苗木來。
基地總經理張大偉介紹說:“一段廢菌棒可培育一株苗木,成本不到0.2元,與以前容器育苗相比,每株苗木成本可節省一元左右。”原來,利用當地栽培食用菌后的廢菌棒作主原料,經高溫消毒后,再配加豬雞糞、細土、細沙等,自制的營養土代替了每立方米售價180元的“泥碳土”,不僅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有效地提高了有機質含量。
據了解,云和縣每年產生的廢菌棒在7000萬段以上,以前當地農民不是當柴火燒,就是丟棄河邊田里,一定程度上污染了環境。而回收廢菌棒,不僅減少環境污染,每段廢菌棒0.07元的回收價格,也為菇農增加了收益。
據介紹,利用廢菌棒特制而成的容器苗一年四季都可以進行栽植。目前,推廣應用廢菌棒容器育苗在云和已初顯成效。據云和縣林業部門統計,去年以來,全縣利用廢菌棒培育成功闊葉林樹種苗達四五十萬株,營造玩具商品林面積3000多畝,滿足了全縣玩具企業所需40%的木材原料。同時,用廢菌棒代替“泥碳土”這一做法,每年可節省營林資金20多萬元。
來源:《食用菌市場》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