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5-12-05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袁應求所說的廢物有兩樣,一是水稻收割后的廢棄稻草,二是栽培蘑菇后的廢料“蘑菇泥”。以往水稻收割后,傳統的做法是焚燒稻草還田作肥料,但焚燒的過程中會對環境產生污染,廢棄的稻草也就成了讓農戶難以處置的廢物;在高山蘑菇栽培環節中,需要大量山泥為基料,大量山泥的使用影響了當地的生態環境,而栽培蘑菇后的廢料“蘑菇泥”,則只好堆放在田邊山角,常常會污染水源。
為了解決這些廢物利用的問題,經專家們研究,廢棄稻草發酵后和土可替代山泥作為高山蘑菇的基料。石梁鎮的高山蘑菇讓全鎮每年2000多噸廢棄稻草有了用武之地,既大量減少了山泥的使用,又使稻草變廢為寶。而高山蘑菇采摘后,廢棄的基料——“蘑菇泥”經專家化驗,含有大量沒發揮盡的氮、磷、鉀有機肥,正好成為石梁鎮1000多畝高山蔬菜的上等有機肥料,也為水稻生長提供了絕好的肥力,從而形成了循環往復、永續利用的農業生態鏈。
水稻——稻草——種菇基料——“蘑菇泥”還田——高山蔬菜與水稻輪作,這一發展循環經濟、變廢為寶的新路子,使石梁高山蔬菜基地的糧農、菜農、菇農增收增效,又保護了生態環境。
集云村農民應明陽跟我們算了一筆賬:“廢棄的稻草成了種蘑菇搶手的基料,一畝地可以增加收入250元;用‘蘑菇泥’種高山蔬菜,一畝地又能減少用肥成本500多元。”
在石梁鎮,像袁應求、應明陽這樣的高山菜農有4000多戶,今年已有1000多畝高山蔬菜使用了“蘑菇泥”來肥田,僅減少施肥成本一項,菜農就可增收50多萬元。
責任編輯:suokaini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