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6-07-13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專題】振興中的黑龍江
本網訊:據東北網報道,7月13日電 流火的7月,正值地栽木耳收獲的季節。走進聞名全省的食用菌一品村??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林口縣奎山鄉吉慶村,片片木耳開在陽光里。農民修廣歲一邊采摘木耳一邊抹著頭上的汗水,臉上的笑容如花一般綻放。黨員干部帶頭勇闖富路:“拿我做試驗,風險自己擔!”
吉慶村地處林口縣東部,一不靠縣城二沒有資源,2000年以前,農民年均收入僅1000多元。2000年和2001年,吉慶村村委會和黨總支相繼換屆改選,村里以35歲的孫克吉為首的一批年輕人脫穎而出。
“人均3畝半薄地,就是種出花來也種不出名堂,必須闖出條新路?!苯涍^調查分析,村黨總支把目光投向了食用菌產業,可這項產業投入較大,風險也較大,誰敢吃“第一只螃蟹”?
在這種情況下,村里年輕人的話擲地有聲:“拿我做試驗,風險自己擔!”2000年,以黨員干部和黨的積極分子為主體的第一批食用菌種植戶開始嘗試。不懂技術,他們請來專家講課;缺乏資金,黨員鞠洪成拿出個人積蓄近14萬元,無償借給大家。村黨總支副書記程木坤說:“當時我借了4000多元投進去,心里也沒底呀??衫习傩涨浦?,咱得‘打樣’啊?!?/SPAN>
2000年,38戶滑子蘑、地栽木耳種植戶人均純收入超過1萬元,年輕人的大膽嘗試成功了,村民們也信服了。2001年,全村457戶有248戶開始種植食用菌。
食用菌生產規模擴大了,村黨總支琢磨著不能總依賴小商小販上門收購,得與有實力的大公司簽合同保銷售。2001年4月,幾百萬塊(袋)滑子蘑和地栽木耳的培養基剛剛上架,村黨總支書記孫克吉就奔赴大連外貿公司去促銷,在公司走廊“蹲”了四天,終于贏得了“秋天去收貨”的承諾。黨員服務區搭起干群連心橋:“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吉慶村共有51名黨員,其中黨總支有5人,平均年齡僅37歲??蓜e小瞧這批年輕人,他們全部是中專以上學歷,其中有4個還獲得了專業技術職稱。為了提高食用菌產業水平,他們在全村劃分了28個黨員服務區,實行宣傳政策、傳遞信息、科學指導等“十五到戶”。
農民朱秀蘭過去搞其他產業賠了,落下3萬多元的“饑荒”。從2002年起,黨員陳海龍、程木坤面對面地講、手把手地教,并幫助她跑貸款、買材料,幾年間朱秀蘭不僅還清了外債,還花4萬多元蓋起了三間大瓦房。
目前,吉慶村食用菌種植戶已達到90%%以上,村民們個個都是行家里手,還紛紛被聘到外地去做技術指導,如今吉慶村有一百六七十人在外做食用菌技術員。年輕人承載著老百姓的期盼:“他們天天忙,我們的好日子就不遠了!”
黑油油的木耳,黃澄澄的滑子蘑,為吉慶村鋪筑起小康路。2005年全村種植滑子蘑780萬塊,袋栽木耳1000萬袋,食用菌產值達到300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了11500元,成為林口縣首屈一指的富裕村。全村磚瓦化、有線電視入戶率、計劃生育率、自來水入戶率、適齡兒童入學率都達到100%%。家家都有固定電話和移動電話,不少家庭還買了電腦。
村里的年輕人沒有就此停下腳步,他們成立了食用菌協會,實現了統一規劃組織生產,統一籌集資金購買物資,統一進行技術指導、病蟲害防治,統一市場銷售“四統一”,并在國家商標總局注冊了“吉慶村”牌商標,組建了股份制性質吉慶村食用菌實業公司。目前已完成了100萬公斤滑子蘑深加工項目的可行性報告。他們還把村里的產品宣傳到了互聯網上,如今已擁有十多家固定的客戶群,申請國家食用菌基地村的工作也在爭取中。
這群年輕人讓大家豎起了大拇指,也征服了村里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6年來,吉慶村黨總支共發展20歲至35歲之間黨員15名,目前還有20多名積極分子。
看著這些年輕人忙碌的身影,57歲的村民劉金貴打心眼里高興:“忙吧,他們成天坐飛機出去忙乎才好呢,那樣我們坐小汽車的日子就不遠了!”(編輯:吳窮慧)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