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7-11-26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本網訊:11月20日,商報城事版刊登了一張"蘑菇照"。這個產于中村某農業公司的長著金黃色絨毛的蘑菇究竟是什么品種,連公司的蘑菇專家也不知道。"蘑菇"見報的第二天,就有專家確定了它的身份———"銀絲草菇",學名"volvariellabombycina"。這也是一種食用菌,不過沒有在浙江大規模開發。
確定了新菇的身份,這家農業公司立即決定建大棚栽培,這就不得不讓人發問:難道種蘑菇也能賺大錢?
杭州人一天要吃掉50噸菇類!
這絕不是唬人的數字。據了解,現在1公斤菇類在市場上的平均售價是16元,三里亭農貿市場一天就要賣出2噸左右的菇類,節假日的零售數量還要高。
這塊價值不菲的蘑菇市場,絕大多數被外地農戶賺走。
半年里鮮香菇批發價漲了一倍
種蘑菇確實有前景。昨天,"青衣元素"飯店的廚師長朱師傅向記者透露,不久前他們的招牌菜"蝦爆鱔"提價2元,但是顧客照樣欣然買單。"蝦爆鱔"是用新鮮香菇作為原料的,提價是因為這段時間香菇的批發價漲得厲害。
"不是說這2元掂不出分量,而是顧客越來越覺得菌菇的營養高。"朱師傅說,顧客們點菜,一桌上肯定有1-2個菌菇類菜肴。"半年前,每公斤鮮香菇的批發價格是8元左右,現在起碼17元,俏的時候21元也賣得出。"朱師傅說,這幾年菇類價格確實在提高,這不光是受季節的影響,更重要的是杭州人對菇類的需求量在增加。
杭州人一天吃掉25萬元菌菇
三里亭和素食店賣得好,說明杭州人吃菇的胃口大。
昨天下午,浙江省農科院園林所的蔡為民老師向每日商報提供了一組數據:杭州人每天吃掉的菌菇在50噸左右,碰到節假日,吃掉80噸菌菇也不稀奇。蔡老師說,浙江省主要產香菇、金針菇和蘑菇,除去小部分的出口量,大部分產品還是被省內市場消化掉了。
采訪中,杭州一家培育出新菇的農業公司還告訴了我們一個信息———目前大部分菌類產品是用袋子培育的。長度達33厘米、直徑15至17厘米的袋子,可以裝0.4公斤的干料,能培育出0.6公斤的新鮮食用菌。"現在每袋食用菌的生產成本是0.9元,市場收購價以公斤算,最低為1.5元,批發價2.5-3.5元不等,超市可以賣到4-5元。"換句話說,投入1元,就有3元的產值,2元的毛利潤。擺在市民餐桌上的菇類,每公斤能賣到5元的話,農戶就有30%-50%的純利潤。
外鄉人在杭州近郊建起養菇基地
"浙江少有菌類工廠化流水線,大部分菌類工廠在上海,浙江的龍泉也有少量的小型工廠。"業內人士還透露,杭州的近郊就有外地人租地建的菇類大棚,而這一塊市場,杭州農民卻很少涉足。
蔡為民說,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種植菌類不比傳統的生產習慣,它的工藝流程較復雜,滅菌和接種是其中復雜的環節,這或許讓杭州農民望而卻步。
"養菇的風險和產量掛鉤,而風險的大小也會影響到菌類的價格。但就現在的市場情況來看,菇類產品的銷量不成問題。杭州人現在食用的大多為大眾菇種,其中蘑菇和金針菇的價格相對平穩,香菇因為出口量大,價格浮動也快。總體來說,栽培食用菌風險不大。"但是有一點蔡為民也提到了,投身"食用菌事業"不像想像的那樣簡單,除了要有市場意識外,還需要專業設備和技術。
責任編輯:紫晴
來源:杭州網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