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8-07-09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本網訊:在森工林區,黑木耳有個昵稱——黑牡丹。她承載著林區人轉危解困脫貧致富的美好愿景。
作為擺脫林木經濟推動多種經營全面發展的重點產業,近幾年,黑木耳栽培一直受到林區人的追捧,無數的人因木耳改變了生產方式、生存方式,也因木耳改變了生活狀態,又因木耳改變了生活的質量。
黑木耳的栽培已成為我省林區重要的第三產業
黑色戰略做大
森工林區打造世界
最大黑木耳產業基地
我國是世界黑木耳最大生產國,其中黑龍江省產量占世界一半以上。而黑龍江省的黑木耳產地又都在林區,森工林區的黑木耳產量幾乎就是全省的產量。森工林區人在龍江大地的山山嶺嶺之間打造了我國乃至世界最大的黑木耳生產基地。
1998年,天保工程在森工林區實施,木材限伐迫使各林業局黨政班子適時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非林非木經濟。袋栽黑木耳生產作為多種經營產業中一個比較成熟的項目,得到大力推進。
2003年東寧縣在綏陽鎮建起黑龍江省內最大的黑木耳交易大市場。2004年,綏陽林業局制定了“近期靠黑木耳致富,長遠靠民有林發展”的富民產業發展思路,使這一富民產業實現了快速發展。2007年黑木耳生產栽培總量達一億袋,2008年生產栽培總量保1.2億袋爭1.3億袋。黑木耳產業現已成為綏陽林業局解決職工群眾就業、促進增收的重要支柱型富民產業。
在綏陽林區的帶動下,整個牡丹江地區的黑木耳栽培呈潮起之勢,目前這個地區的黑木耳產量占全省的六成,占全國的四分之一。
日前,根據省委省政府的決定,作為全國最大的國有林區,黑龍江省森工林區將實施木材加工、山特產品開發、境外資源開發合作等“七大戰略”,以實現生態、經濟協調發展。
在山特產品加工和特色資源利用方面,黑龍江省將實施綠色生物工程發展戰略,鞏固壯大農業糧豆與黑木耳兩大龍頭產業,形成特色山產品物流市場。相信不遠的將來,中國黑牡丹之鄉的美譽將成為龍江森工人的驕傲。
黑色戰略做強
科技創新為黑木耳
發展推波助瀾
小時候吃的木耳有點干癟,有硬梗,有的顏色還不那么深,而現在吃的木耳,肉厚,有彈性,色黑,根部幾乎沒梗,口感不能同日而語。
這是科技之光幻化而來的,加上北方寒地特有的氣候因素,使森工黑牡丹處處閃耀著科技的靈性,有的品種甚至油光可鑒,有的品種泡開后可比成人手掌大小,神了!
最新的食用菌科研成果更是推波助瀾。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長沙長青介紹,微生物所用基因工程手段研究食用菌菌種選育、保藏、馴化技術,已有十幾個品種通過科技成果鑒定和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其中當家品種“黑29”菌種已成為東北地區黑木耳栽培的首選品種,并在黑龍江、吉林、內蒙古等地大面積推廣,還輻射到華北、新疆等地區,成為黑木耳產區的主栽品種。目前栽培量在3億袋左右,累計為種植戶創經濟效益20億元。
在森工林區黑木耳產業化發展中,先進科技手段和設備的推廣應用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后期,生產黑木耳菌的主要原料鋸末,主要來自于木材加工廠,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那點綜合利用的鋸末顯然不夠用了,后來,鋸末粉碎機解決了鋸末緊缺的問題。隨之,菌料裝袋機、微噴等技術、機器的投入使用,為黑木耳產業規模的擴大準備了條件,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
黑色魄力借市造勢
聚集優勢輻射南北
在綏陽林業局所在地,東寧縣的綏陽鎮,有個黑木耳批發大市場,是全國最大的黑木耳市場。
綏陽黑木耳批發大市場坐落于黑龍江省東寧縣北部重鎮綏陽鎮,始建于2001年,2002年7月投入營運,經營規模宏大,銷售渠道通達。目前,年銷售黑木耳2500萬千克,占全國總產一半以上,年交易額12億元,是黑龍江省級龍頭企業、農業部定點市場和全國最大的黑木耳銷售集散地、價格平抑中心。
這個市場雖然遠離都市,卻優勢要素聚集,它依301國道和濱綏鐵路而建,扼東寧連接內外咽喉要沖,距黑龍江省最大陸路口岸綏芬河口岸僅10余公里,距北部中心城市牡丹江120公里,區位條件優越,交通便捷。
依托口岸,貨銷韓國、日本、俄羅斯;依托鐵路大動脈,貨物走遍全國各地和港澳地區。因此,客商來這個市場感覺很方便。
這個市場吸引國內外客商的另一個原因,是這里直逼優質木耳產地,便于搶貨。
市場建成5年來,先后投資2200萬元,建成加工、交易、倉儲、綜合服務四大功能區,總占地6萬平方米,倉儲面積3300平方米,可儲存黑木耳50萬千克,日吞吐貨物能力6.5萬千克以上。
綏陽黑木耳批發大市場銷售規模不斷壯大,輻射大江南北,本地從業人員發展到近千人,吸引了除臺灣、西藏外的其它各省客商駐市場采購,慕名來的各地客商達400余人。來自黑龍江各地和吉林、內蒙古、湖北等全國主產區的黑木耳匯聚于此,源源不斷銷往全國各地及日本、韓國等國家和中國香港地區。
市場與北京、上海、廣州、天津、烏魯木齊、鄭州、濟南、長春、沈陽等40多個大中城市及俄羅斯、日本等國客商建立了長期穩固的客戶聯系,擁有穩定客戶群1500多人。交易高峰時,每天在市場采購的客商達1000多人,日均批售黑木耳近3.5萬千克。
綏陽林業局還與東寧縣聯手推進袋栽黑木耳的產業化發展進程,2004年9月,聯合舉辦了首屆中國(東寧、綏陽)黑木耳節,2007年6月22日舉辦了第二屆中國(東寧、綏陽)黑木耳節。黑木耳節的舉辦,在擴大林區黑木耳品牌知名度、推動森工林區黑木耳產業化發展的意義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因市造勢,結果不同凡響,如今的林區,早已成為黑木耳生產栽培、加工銷售集散地。
目前,他們正在籌備第三屆黑木耳節。
黑色魅力富民之花
山野怒放造福林區
五一勞動獎狀獲得單位、省文明單位標兵綏陽林業局細鱗河經營所,2007年興建了一處可以擺放260萬袋黑木耳菌的生產基地和黑木耳菌集中生產區,當年黑木耳生產栽培總量達420萬袋。在初步實現了黑木耳產業聚集后,經營所又把目標放在了擴大集中生產區規模上,2008年生產栽培黑木耳500萬袋,在此基礎上,創造條件籌建食用菌流水線生產車間并積極準備引入液態菌種生產新技術。2007年全所人均收入實現13000元,有勞動能力的人員實現全部就業,為經營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沙洞經營所是林業局的一個公路養護單位,職工群眾收入較低、生活困難。在實施天保工程、調整產業結構中,林業局對其單位職工群眾生產栽培黑木耳進行大力扶持。2003年,林業局在沙洞經營所召開現場大會,公布扶持措施,其中,一次性提供無息扶持貸款總額40萬元。2006年,全所黑木耳栽培總量400萬袋、2007年600萬袋、2008年880萬袋。2006年全所人均年收入7078元、2007年全所人均年收入9418元,依靠黑木耳栽培產業,沙洞人初步實現了勤勞致富。
某林業局青山林場的劉中偉、董長艷夫婦,2006年生產栽培黑木耳8.5萬袋,收獲6500斤干黑木耳,當年獲純利近10萬元。談起致富的感受,劉、董夫婦二人頗有感慨地說:“以前只知道眼睛盯著木頭,掙錢靠林場,現在眼睛盯著市場,掙錢靠科技!”
黑色突破昔日副業
今日強勢產業
其實,黑木耳栽培,在過去只是少數人手里的副業,如今已經成為龍江大地的強勢產業。一些龍頭企業和特色產品脫穎而出。
2003年,由國家扶持立項的東北地區最大菌物產業基地——菌物產業工業生態園在哈爾濱開發區迎賓路集中區破土動工, 2005年投產,達產后年產值達2.2億元。
據項目承擔企業黑龍江嘉峰集團北菌生物工程公司介紹,這是黑龍江省首個菌類農業項目在國家立項并獲國家800萬元扶持資金。菌物產業工業生態園建設以黑木耳姬松茸出口型醫用菌產業化示范項目為依托,建成后將成為國內首個菌物研發中心。菌物產業工業生態園的建設和黑木耳姬松茸出口型醫用菌產業化示范項目的申報成功,將為我省菌類產業升級帶來重大商機。
哈市科技人員還開發出了食用菌類的精深加工技術,黑木耳深加工最低可使產品增值達10倍以上。
哈爾濱黑珍神大森林特產開發有限公司是中國龍江森工集團成員企業,公司以食用菌尤其是黑木耳的精深加工為主要生產項目,他們自主研制開發的“黑珍神”牌系列產品,諸如黑木耳方便菜(純凈菜)系列、黑木耳保健飲粉系列、黑木耳保健調味品系列、食用菌保健湯料系列、黑木耳精品系列,賦予了傳統木耳以新的內涵。
結語
黑土、黑水、黑龍、黑牡丹,也許這“黑”字有著某種玄機,亦或者,龍江森工人那不斷進取的慣性,使他們與黑木耳、與走向富裕的愿望這三者之間,產生了某種必然的聯系……
編輯:皮皮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