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8-09-04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高舉旗幟 科學發展 寧夏五十年新形象展示
本網訊:寧夏南部山區固原市原州區農民劉鳳霞原來拿鋤頭掙錢的手,如今輕點鼠標獲取致富信息,互聯網正在成為寧夏農民的“點金石”。
進入2008年,寧夏科技興農、科技助農民增收好消息不斷:賀蘭縣啟動農技服務“111”工程,1名農業技術干部培訓10名農民技術員,1名農民技術員帶動100戶農民,每個園區有1名農業技術干部;平羅信息化推進全面展開,農村信息化開花結果;自治區招募500名涉農專業畢業生加強農業服務,為農業科技提供和培訓生力軍型人才支持……
小省區 科技研發助推農業發展
寧夏農科院院長劉榮光,見面的時候感覺他這個人就像自己的名字一樣榮耀光彩。2008年4月16日,寧夏首批15個授牌科技創新團隊中,他們摘取三分之一。也別說,他們所研究的水稻育種及栽培研究、枸杞種質創新與遺傳改良研究、特色植物品種資源開發及種苗產業化、荒漠化防治與沙旱生資源植物開發利用、優勢特色羊產業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等課題,都是服務寧夏地方經濟,助推農業發展的好項目。
科技人依托學科建設搭建創新平臺,培養團隊優秀骨干,形成團隊人才高地,大幅度提升科技在農業等方面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這是寧夏科技大會提出的三大自主創新工程之一。
作為西部經濟欠發達的小省區,寧夏在新世紀之初作出跨越式發展的戰略抉擇;作為農業經濟占主導地位的少數民族地區,突出科技第一生產力的戰略地位、加大面向農業的科技投入,成為提升寧夏整體實力的必然選擇。
寧夏人品嘗過科技興農給他們帶來的快樂享受。27年前,育種專家裘志新培育出“寧春4號”小麥,不僅成為寧夏灌區小麥一號品種,而且,東至內蒙古赤峰,西到新疆伊犁,南迄廣西北流,廣為種植,至今沒有更新品種、久種不衰。全國累計種植“寧春4號”1.1億畝,以每畝每年增產50公斤計算,能產55億公斤;一公斤按1元錢計算,這個品種共創造產值55億元。到現在,“寧春4號”還是我國春小麥種植面積最大的良種之一;國內外仍把“寧春4號”作為好的品種資源進行利用。寧夏人有理由為此感到驕傲!
跨越式發展的寧夏,以小省區也立志高科技的氣魄,從科技興農做起,以培養高層次人才為支撐,搶占科技創新制高點。2007年,寧夏林業研究所獲準組建“國家經濟林木種苗快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同時成為“國家種苗生物工程重點實驗室”,實現了寧夏國家工程技術研究零的突破,創造了全國農口首家將國家重點實驗室建在企業的先例。
科技特派員 寧夏農業跨越式發展的輕騎兵
5月的寧夏,科技特派員的身影活躍在農忙季節的田間地頭。吳忠市利通區東塔鄉白寺灘村九隊的設施葡萄大棚里,來自山東壽光的農業專家、高級農藝師劉世杰在給農戶講授著果樹后期管理技術。像這樣的專家,吳忠市利通區科技局從山東請來了7位,他們分別在設施農業集中的村、隊深入農戶、走進田園,科技特派員像活躍在寧夏廣袤大地山川的輕騎兵,給科技興農、農民增收帶來希望。
多風少雨,地處干旱地帶的革命老區鹽池,半地下式全鋼架節水日光溫室建起了1600多座,科技特派員郭建華在這里改寫了貧困山區冬天不能生產黃瓜、甜瓜、西紅柿的歷史,2007年,莊戶人家靠大棚人均純收入達到2900元以上,科技幫扶使一方百姓實現了脫貧致富的夢。
科技特派員在寧夏各地顯身手,農業科技服務110在19個縣(市)、76個鄉鎮建立服務機構;賀蘭縣三分之二農業科技人員重心下移,實現技術人員“下基層、入農戶、教技術、辦實事”,一批批農業技術服務人員走出去、請進來,一個個農技能手、生產能手、經營能人等實用人才脫穎而出。
農民增收 “抱著‘科經’攬‘金子’”
青銅峽市瞿敬鎮農民從地里“刨金”,靠設施農業、科學養殖和種植,農民人均收入5085元,成為當地農民人均收入最高、青銅峽最富的鄉鎮。鎮黨委書記趙福將這一現象形象地比喻為,“農民學會了抱著‘科經’攬‘金子’!”
瞿敬鎮蔣頂村,62歲的董永錄置身一座溫棚內正忙著采摘辣椒。老董一家有14個溫棚用來種各種蔬菜。望著老董那一手老繭和滿臉皺紋,想象不出這位辣椒種植大戶還是一個科技種植能手:“咱村不僅年輕人參加科技培訓的積極性高,就連我們這些老年人也都不甘落后。”記者看到,村里千畝食用菌示范日光溫棚中,菇菜輪作、菇菜立體套種、地載雙孢菇、菇蟲復合種植等多種模式種植的食用菌長勢正旺。老董高興地說:“跟著專家種蘑菇,就像溫棚載了‘搖錢樹’!”
科學種植食用菌給寧南山區彭陽農民增收帶來的好處,更是讓那里的農民樂得合不攏嘴。被國家科委列為重點星火科技的菌草種植菇類在這里大面積推廣應用,“菌草扶貧”使彭陽成為寧夏最大菌草生產基地,“寧夏鮮菇”的響亮品牌傳遍華東、華南、華北、西南、西北十幾個大中城市,種植菌草的農民搭上菌草技術之車,走上了致富奔小康之路。
科技在寧南西吉給這里的農民插上了脫貧致富的翅膀。大力開發馬鈴薯產業,西吉縣2003年興建了馬鈴薯高科技示范園區,從此,馬鈴薯優良品種選育、脫毒種薯繁育、高產栽培、保險貯藏等難關一個又一個被科研人員攻破。充分依托“中國馬鈴薯之鄉”品牌,西吉縣將馬鈴薯確定為支柱產業扶持和加快發展,馬鈴薯種植和淀粉加工等產業鏈不斷延伸,當地農民人均馬鈴薯產業收入占總收入的30%以上。(周志忠)
編輯:皮皮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