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8-09-25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記江西贛州寧都長勝供銷社原主任、長勝蘑菇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黃安騰
本網訊:近年,江西贛州寧都長勝蘑菇專業合作社先后榮獲“市級示范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省級示范點”、全省“優秀農民專業合作社”、贛州市“五一勞動獎狀”等一系列榮譽稱號。
這是一個怎樣的合作社?其領頭人又是怎樣辦好合作社的?帶著這些問題,近日,我們走進了寧都長勝蘑菇專業合作社,探訪了該社理事長、長勝供銷社主任原黃安騰。
偶然與蘑菇結緣
2003年,一位名叫柯洪河的農民引進了一福建客商在長勝鎮種植的雙孢菇,因沒有庫房,找到當時任長勝供銷社主任的黃安騰,將1000多平方米閑置的化肥倉庫租作廠房,投入8萬元,當年就收回了成本,還有盈利。如此高回報,令正處于歇業狀態感到前景迷茫的黃安騰眼前一亮。
隨后,他查閱了關于雙孢菇的資料,了解到雙孢菇是一種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和醫療保健功能的綠色食品,深受國內市場,尤其是國際市場的青睞。由此,他認定,在當前食品消費趨向綠色安全的形勢下,雙孢菇是一個大有可為的產業!
長勝鎮政府領導也找到黃安騰,希望他能發揮自己懂經營、有威信的優勢引領該產業發展壯大。帶著對雙孢菇的濃厚興趣,帶著鎮領導的期盼,他自費赴省農科院咨詢雙孢菇種植的相關事宜,后又與20多名農民共同到省農科院進行了10余天的培訓。經過不斷的實踐和探索,黃安騰逐漸從一個門外漢變成了雙孢菇種植的土專家。
建合作社推動蘑菇產業化
既然是當作產業來做,在市場上摸爬滾打了幾十年的黃安騰認為,發展蘑菇產業不能走單家獨戶的老路,只有聯合發展才能做大做強。
2005年初,在縣供銷社的幫助指導下,黃安騰聯合柯洪河、黃作貴等9戶蘑菇種植農戶為發起人,參考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合作社示范章程,組建成立了“寧都縣長勝蘑菇專業合作社”,按照“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為農民提供產前、產中、產后系列服務。
技術上,合作社以江西省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和省食用菌協會為依托,聘請省教授級研究員為技術顧問,堅持統一育種,以寧都近3年氣象數據為基礎,制定蘑菇栽培規范,推廣良種良法,并聘請3名技術員免費巡回技術指導,推行標準化種植;培訓上,黃安騰本人親自編寫培訓資料,親自授課,每年免費舉辦培訓班3期以上,先后培訓菇農2000多人次,輔導菇農掌握技術要領;資金上,合作社為菇農提供貸款但保,解決生產資金不足的困難,目前累計擔保貸款已達380余萬元;銷售上,合作社以市場為導向,派出力量四處開拓外銷市場,在福建、浙江等地的大中城市建立了相對穩定的銷售網絡,并以高于市價0.05元/斤的價格上門收購,解除農民銷售的后顧之憂;信息服務上,及時傳遞全國各地蘑菇市場行情,分析宣傳蘑菇產業發展形勢,讓農民理性認識蘑菇價格。
寧都縣委、政府也適時出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很快,寧都蘑菇從零星種植發展成了一個初具規模的產業,從長勝一個鄉鎮輻射到了全縣80%以上的鄉鎮,合作社社員也從9人發展到128人,并建立蘑菇種植示范基地10余萬平方米。到2007年底,全縣發展蘑菇種植面積100多萬平方米,蘑菇成為寧都農民致富的一項特色產業,產值近億元,帶動農民增收1200多萬元。國家農業部孫政才部長和江西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潘逸陽視察后,指示要把蘑菇產業辦成“萬戶億元”產業。
供銷社的職責使我責無旁貸
幾年來,長勝蘑菇專業合作社帶動了蘑菇產業的發展壯大,蘑菇單位產量由原10斤/平方米提高到25斤/平方米,優質率達80%以上,產銷率達100%,就連種植雙孢菇的原材料稻草、牛糞的價格也由原來的0.1元/斤實現翻番以上的上漲,成了農民增收的新來源。
從一個門外漢到產業的領頭人,黃安騰成了帶動寧都蘑菇產業發展的核心人物。談及體會,黃安騰深有感觸地說:“供銷社的工作經歷是我的寶貴財富,供銷社的職責使我責無旁貸。”
黃安騰說, 1979年,他就在笮竹鄉基層供銷社擔任營業員,幾十年來,先后干過保管員、會計、基層社副主任,長勝供銷社主任,現在還在縣供銷社資產經營公司任副經理,一直沒有離開過供銷社。在供銷社工作期間,他積累了一定的經營管理經驗,對市場的把握更準確,風險意識更強,行事更穩重。在蘑菇購銷中,黃安騰一直堅持現錢現貨,在合作社的日常管理中,親自組織培訓、上課,親自負責財務公開,等等,雖然蘑菇市場價格幾經波動,但合作社從來沒有出現虧損,較好控制了各類風險。
編輯:碣石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