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9-04-15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金融危機來襲,食用菌市場相對低迷,但是龍泉靈芝卻異軍突起,價格達到近十年來最高。
10多年風風雨雨,形成了一條集種植生產、精深加工、流通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年銷售額達一億多元。這就是殘酷競爭的市場饋贈給龍泉靈芝的珍貴禮物。
日前,龍泉最早從事靈芝種植的農戶之一,巖樟鄉農民郭根興以每公斤近百元的價格,將一批靈芝賣給了龍泉市佳寶生物科技公司。這位已經種植靈芝17年的農民感慨地說:“從香菇生產到靈芝種植,從單純的種植生產到精深加工,再到產業的轉型升級,龍泉靈芝產業的10多年風雨歷程告訴我們:農業產業的形成和發展,必須根據市場的變化,與時俱進,不斷地進行自我調整,自我完善,才能真正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使自身得到不斷壯大。”
市場,不相信眼淚
20世紀90年代,袋料香菇露地栽培技術得到迅速推廣,香菇生產在大江南北全面開花。這對于慶元、龍泉、景寧等香菇傳統主產區而言,不是一個好消息。
放量生產的香菇價格一落千丈,一些菇民甚至血本無歸。在這種情況下,龍泉一些菇民開始尋求食用菌新的發展道路。
當地食用菌生產技術員楊久根,適時地研究出了靈芝人工栽培技術,不僅在食用菌業內產生了轟動,也引起了中醫藥界的關注。現在已經成為龍泉市佳寶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長的楊久根回憶說:“作為珍稀中藥滋補品,當時市場上的靈芝基本上靠野生摘采,價格十分昂貴。因此1994年寶溪、八都等鄉鎮段木靈芝試種成功,獲得了十分顯著的經濟效益。”
“靈芝銷售價格比香菇高一倍多。”龍南鎮菇農葉敏平描述道:幾乎在一夜之間,許多菇農都轉向了靈芝種植。有關部門也抓住有利時機,在龍泉16個鄉鎮進行全面推廣,靈芝產量最多的時候每年達到800多噸。
靈芝生產的快速發展,打破了龍泉食用菌行業只有一個香菇品種的產業格局,有效地提高了經濟效益。1996年,龍泉被國務院政策研究中心授予“中國靈芝第一鄉”稱號。可是好景不長,本世紀初以來,靈芝市場價格出現了大幅滑坡。
“2004、2005年的時候,靈芝價格很低,種植幾乎無利可圖。”楊久根說:“這主要因為產量太大,靈芝價格最低的時候賣過14元每公斤,這是要虧本的價格。”加上栽培技術的快速傳播,四川、江西等省也開始發展靈芝生產,銷售更加一落千丈。龍泉靈芝如何擺脫困局,走出生產、發展、衰落的怪圈?
產業,必須與時俱進
就在靈芝價格低迷,種植生產進入低谷的時候,龍泉國鏡藥業公司看準了它的深度開發前景,開始收購當地靈芝進行保健品加工。
“靈芝是食藥兩用真菌,傳統醫學歷來視其為‘仙草’。”龍泉國鏡藥業保健品車間主任雷俊說:“作為珍貴藥材,靈芝的服用不太方便,于是我們考慮把它做成膠囊口服劑,先后開發出了靈芝顆粒、靈芝多糠、靈芝破壁孢子粉等系列保健品。”
從靈芝的子實體到孢子粉膠囊,其附加值至少提高了五六倍。這條路子的探索成功,給龍泉靈芝產業化發展帶來了希望,一些食用菌企業紛紛改弦易轍,投資靈芝保健品加工。在精深加工企業的帶動下,靈芝價格開始穩步回暖,種植戶的心思也重新活泛起來。
葉敏平給記者算了一筆收入賬:30畝基地一年產出的靈芝有1.5萬公斤,收入在120萬元左右。而且靈芝一次性種下去,一年可以收兩次。當年就能把投資的70萬元成本收回來,第二年就是純收入了。
郭根興也瞅準時機,與幾位靈芝種植戶聯合搞基地化生產,每年產量達到2萬公斤。按照去年每公斤70多元的價格計算,每個種植戶的收入都超過10多萬元。
重新點燃起來的生產熱情,因為有了加工技術產業的支撐,再次成為燎原星火。根據龍泉市食用菌辦公室數據,近年來當地靈芝生產發展很快,生產量已經達到4000多立方米,從事生產和銷售將近一萬人。
原先從事靈芝技術推廣的楊久根,重新進入了這一新興的領域。最近,佳寶生物科技公司通過技改,建起了新的標準化廠房。投資1400萬元,占地32畝的新廠房,預計年生產能力可以達到6000萬到7000萬產值。
文章來源:麗水網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