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09-04-24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改革開放30多年來,農村群眾住上空調房并不希罕。然而,如果農村蘑菇也住上了“空調房”,你一定會覺得新鮮吧?在開展第三批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試點活動中,忻城縣城關鎮(zhèn)板河村內城屯農村就冒出了這樣的新鮮事。
4月23日,筆者來到第三批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試點村——忻城縣城關鎮(zhèn)板河村內城屯的食用菌生產基地采訪,一排排整齊的菌筒上正冒出白嫩嫩的袖珍蘑菇,預計一個星期后便可以采摘上市。
4月下旬本是最不適宜蘑菇生長的季節(jié),這里的袖珍蘑菇為何能夠長勢良好?該屯黨支書王國仕介紹說,這是因為他們讓蘑菇住上“空調房”的結果。
內城屯素有利用冬閑田種植蘑菇的傳統(tǒng)。王國仕去年冬天種植了10畝平菇,每畝僅收入3000元錢,經濟效益并不理想。如果一年四季能生產蘑菇,種植蘑菇的收入便可翻一翻。王國仕把希望寄托在政府的科技扶持上。自第三批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試點開展以后,城關鎮(zhèn)領導到內城屯調研,當了解到了王國仕等人的發(fā)展難題后,立即邀請忻城縣農業(yè)局技術人員幫助他們進行破解。
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王國仕花4萬元買來制冷的機器,建起了一個60立方米的“空調房”,一次可以培育5000筒菌種。菌種在“空調間”培育10小時之后,就可以移到大棚種植,一個星期后袖珍蘑菇就開始采收,大批商販爭相上門收購,每公斤賣出了8元的好價格,比普通蘑菇的價格高出了4倍多。去年12月至今,王國仕種袖珍蘑菇收入了近7萬元。
在王國仕的帶動下,內城屯的戴賢福、潘愛民兩戶菇農也開始利用“空調房”種植反季節(jié)蘑菇,另外還有十戶菇農也正在接受反季節(jié)蘑菇種植技術培訓。
如今,內城屯利用“空調房”來種植反季節(jié)蘑菇面積已達320萬平方米,學科技用科技在農民之中蔚然成風。(鄒文彬 何文鳳)
來源:廣西忻城縣委宣傳部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fā)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