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9-04-29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湖北新洲區徐古鎮富山村位于大別山南麓、新洲區東部,屬典型的丘陵崗地。全村12個自然塆,14個村民小組,384戶,1548人,耕地2780畝,是一個人多耕地少,水資源嚴重缺乏的貧困小山村,2007年,該村開展農村家園建設,進一步明晰致富門道,大力發展雙孢菇生產,農民生活條件明顯改善,村容村貌和人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巨大變化。
調整結構促進增收。該村實施節水避災農業,把調整種植雙孢菇作為農民增收的突破口。2007年維修泵站2座,新建菇棚80個,原有菇房20個,租借菇房50個,全村現有150個菇棚。每棚年純收2—4萬元,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6年的2780元提高到2007年6000余元,增幅為116%。
生活條件明顯改善。目前村內出行路5公里全部硬化,新建小學校舍400㎡,設衛生室1個,打水井200口,70%以上人家裝有電話,戶戶通有線電視。房屋布局整齊,院落干凈,村內綠樹成蔭。
社會風氣明顯好轉。蘑菇生產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蘑菇種植戶互幫互助,融洽了鄰里關系。蘑菇生產同時還帶動了相關產業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凝聚了民心。
一、搞好宣傳發動,激發群眾參與家園建設熱情。村“兩委”一班人分片到自然塆召開群眾座談會,并組織村民代表到區內家園建設先進村觀摩學習。
二、政策驅動,通過發展雙孢菇生產推進家園建設。富山村認真落實區委、區政府出臺的《加快食用菌產業化發展的若干意見》和挖掘本村資源優勢,積極發展雙孢菇生產,為該村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
三、典型帶動,調動農民種菇積極性。村支書姜艷林首先搭建菇棚,當年投產、當年受益,一個菇棚年純收3萬元。看到村支書種菇賺錢,農戶紛紛搭建菇棚種植雙孢菇。
四、科技推動,提高雙孢種植的質量和效益。富山村從華中農業大學引進優良菌種,從上海、福建引來種菇能手現場指導,聘請專家舉辦技術講座,開展學習培訓保證了菇農的種菇質量和效益,群眾發展雙孢菇生產的熱情日益高漲。
五、與企業互動,通過“公司+農戶”經營模式發展蘑菇生產。該村引進武漢天添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落戶,實行“集體提供土地,企業建設園區,公司自主經營,農戶自愿參與,投資投勞分離,利益各得其所”的模式。公司提供菌種和技術,農戶自行生產。菇農生產的蘑菇自銷也可由公司回收。村民還可在公司打工,天天有錢賺,月收入過千元。
六、幫貧拉動,全村走向共同富裕。村干部帶領種菇先富起來的菇農對困難戶實行“一對一”的扶貧幫困。給他們提供資金、技術,使這些困難戶年收入比上午翻番。
該村下一步將興建提水泵站,挖塘蓄水,推行節水避災農業;帶動農戶修建更多菇房,擴大種植面積,力爭戶戶都有一個菇棚;同時,引進優良品種,試種珍稀品種,運用機械拌料,機械發酵技術,加強農戶科技培訓,提高單產增收,提高品質增收,提高生產效率增收。
來源:武漢市農業局家園辦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