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9-06-19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本網訊(記者 任杰)據云和縣政府門戶網報道:日前,云和縣云壇鄉包山村農民張善進又連忙鉆進自己的“實驗室”,開始向菌棒均勻灑水,調節其含水量,以便菇絲生長蔓延。
眼下正值栽培食用菌的好時節,300袋呈井字形搭建的菌棒是張善進的“至寶”,不久后它們將長出一顆顆漂亮的菇蕾。有意思的是,這數量頗少的菌棒是用象草制成的,改變了以往用木屑制作菌棒的做法,沒有浪費任何一根椴木。
張善進現在所進行的象草栽培食用菌試驗,是解決“菌林矛盾”的首次嘗試。一直以來,該縣菇農大部分采用木屑栽培食用菌的方法,需要大量木材資源作為原材料,由于木材生長期較長,資源有限,因此“菌林矛盾”越來越突出。為了讓食用菌更生態,張善進一直在思考用其它材料代替木屑的做法,前段時間,他從福建拉來了兩大包象草,開始了自己的實驗。
“我讀了很多資料,發現象草適合在亞熱帶種植,粗蛋白的含量是雜木屑的5.09倍,而且國內外也有用象草栽培食用菌的成功例子。”張善進說。在云壇鄉黨委政府的支持下,他開始試種300袋香菇,到目前為止,長勢良好。
無獨有偶,在張善進運用象草栽培食用菌的同時,云壇鄉沈莊村農民官建華則包下了2畝田,開始種植象草。談到初衷,他說,現在越來越講究環境保護,用這些草類代替椴木作為原材料是一種趨勢,然而在該市,象草種植還是一片空白。
記者在現場看到,一大片呈條形葉面的象草濃密而高大。據官建華介紹,象草可長至5米左右,令人驚訝的是,一個月就可以長高1米,一年可收割3次,畝產竟達4.5萬公斤,同時,15年內不需要重新種植,實在是取之不盡的資源。
“幾年前,該縣開創了代料黑木耳技術,從而解決了種植木耳與環境保護的矛盾,然而在香菇栽培技術上,大部分菇農還是以傳統木屑栽培為主,此次農民采用象草栽培香菇,是對這一問題的有益嘗試。”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