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頭菇,我國傳統的食用菌品種之一,封建社會曾作為貢品,“山珍猴頭,海味燕窩”,足以說明其珍貴程度。猴頭菇的氨基酸含量偏低,其中近40%為必需氨基酸,還含有一些礦物質元素及維生素等,其食用特點是沒有單獨的味道,味隨配料,如以肉烹制,則有肉味,佐以海鮮,則呈海鮮味,但是,其綿軟的口感、特殊的藥用價值,是其它菇類所無法比擬的。隨著人工栽培技術的普及,猴頭菇越來越失去其珍貴特性。但在市場上仍然少見鮮猴頭菇,在濟南等市場偶有上市,多以千克10元左右的價格成交;干品多在50~80元之間,但多為老化菇,色澤發暗、發黃,苦味甚重,食用效果不很理想,八成熟的干品,泡發效果好,食用口感與鮮菇幾無差異,令人愉悅。
栽培猴頭菇的原料,主要以木屑、棉籽殼等為主,基本配方:木屑205千克,麥麩25千克,豆餅粉20千克,過磷酸鈣5千克,石膏粉4千克,碳酸鈣4千克,磷酸二氫鉀1.5千克,尿素0.6千克,保成功3袋,食用菌三維營養精素(拌料型)1袋。以棉籽殼為主時,可減少或去掉豆餅粉。
其生產效益,以木屑栽培為例,每個配方可產出鮮菇200千克,按8元價格計算,產值1600元,扣除生產成本,利潤約在600元左右;150平方栽培面積約可投料4000余千
克,即可實現利潤1萬元。按市場常規測算,制干銷售利潤稍低一些,但如加工罐頭,其附加值要高出50%以上。
實踐證明,調配基料營養的全面、均衡,是確保高產的主要物質條件;嚴格消殺菇棚,從源頭控制病蟲害的發生;低溫季節出菇時,應調控溫度至12℃以上;不往菇體上直接噴水;適時采收,掌握八分熟前采收,以保證和提高菇品質量;制干時,盡量采用烘干技術,并注意不要損傷菇體上的毛刺。
猴頭菇的生產效益較為穩定,建議制定生產計劃時,應將干品作為上市的主導產品,使之能夠旺儲淡供、均衡應市,并做成精美小包裝,如50克裝、100克裝等,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護子實體原貌,又可使產品提高檔次,并便于攜帶;消費者既可作為禮品,也可自己享用;有條件的應考慮深加工。
山東省農科院土肥所曹德賓劉英王艷芹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