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9-09-09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食(藥)用菌產業是將樂縣確定實施的五大農業優勢特色產業之一,是增加農民收入和壯大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形成了珍稀食用菌(竹蓀、大球蓋菇、杏鮑菇、茶樹菇等)、常規食用菌(香菇、平菇等)、藥用菌(茯苓、靈芝)齊頭并進的發展格局,初步形成了集研發、制種、原料接種、生產、加工、銷售等于一體的產業發展鏈條,是該省重要的珍稀食用菌生產基地。2001年獲全國食用菌生產先進縣稱號。近幾年全縣食用菌種植規模達到6400萬袋,產量達2.03萬噸,實現產值1.11億元。特別是今年被省列為菌草產業示范縣,對于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
一、擴基地 按照“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集約化管理”的思路,結合“雙十一百”推進工程,重點抓好:
1、反季節食用菌生產基地。以古鏞、水南、高唐等鄉鎮為重點,基地年生產規模總量達到2500萬袋(平方尺),總產量5000噸以上。
2、珍稀食用菌生產基地。以萬全、高唐、南口、黃潭等鄉鎮為重點,全縣年生產大球蓋菇5000畝、竹蓀5000畝、姬松茸100萬平方米、杏鮑菇500萬袋。
3、藥用菌生產基地。主要以古鏞的菌草靈芝和南口的松蔸茯苓為主,菌草靈芝生產規模達到500萬袋,松蔸茯苓20萬兜,總產量2000噸以上。
4、常規食用菌生產基地。主要發展以光明、高唐、北部鄉鎮等為重點的香菇、平菇、木耳、蘑菇、金針菇等,生產規模達到800萬袋。
二、壯龍頭 在建設食用菌生產基地、推進規模經營的基礎上,以現有經濟和技術實力雄厚、經營管理水平較高、市場前景好的企業為核心,采取聯合、參股、兼并、租賃等方式,培植發展壯大一批大型食用菌龍頭企業,增強其競爭實力和輻射帶動能力,推動該縣食用菌產業不斷升級。龍頭企業要積極探索“公司+基地+農戶”、“公司+農戶”或股份制等形式的開發經營模式,按照市場經濟規律,確定有效的經營方針,做到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產生規模效益。如,健樂公司重點做大大球蓋菇產業,力爭年收購加工大球蓋菇4000噸,產值達2千萬元;森鑫源公司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與科研院校合作開發茯苓食品、保健飲料等;和生原公司在穩定現有生產規模的基礎上,開拓上海、廣州等市場,進行二期工程建設,力爭到2010年鮮菇產量達到1000噸。政府通過支持龍頭企業引導農民發展食用菌生產,使基地與龍頭企業緊密聯合,形成產業鏈,并協調好銀行與龍頭企業、菇農的關系,為龍頭企業、菇農提供適當的貸款,如給予每位生產大戶5萬元信用貸款和允許企業進行產品質押貸款等;2009年健樂公司被福建評為省級食用菌龍頭企業并獲得10萬元貼息補助。
三、活流通 重視中介組織建設,充分發揮食用菌行業協會在行業服務中的作用,在食用菌產業化經營中發揮橋梁和紐帶的作用,交流產銷、科研經驗,協調產品結構,提供科技與市場信息,開展技術培訓和科普宣傳等方面的服務工作。結合物流園區建設,適時籌建該縣食用菌物流中心和檢測中心,為菇農提供功能比較齊全商務項目,并承擔起當地食用菌產前產中產后的信息服務,協助政府和有關部門做好產品結構調整和反饋產品質量有關意見等。
四、創品牌 突出抓好食用菌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和農業標準推廣體系建設,制定和實施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各個環節的技術要求和操作規范,規范生產過程,開展全程質量控制,積極推行QS、HACCP的認證及質量體系建設。要組織食用菌產品通過“三品”(無公害、綠色和有機農產品)認證,增強企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經紀人、農戶等生產經營主體的商標意識,鼓勵支持菌品商標注冊。加大營銷推介力度,提高市場影響力,積極主動通過“6.18”等平臺進行展示、展銷等活動,利用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推介品牌,宣傳品牌,合力打響“龍棲山”、“譽和”“玉華洞”等品牌知名度。全縣已有3個菌品通過無公害農產品認證。
五、興科技 依靠科技進步,加快技術推廣,促進生產發展作為一項長期、重要的戰略任務,進一步貫徹科教興菌、人才強菌戰略,充分食用菌協會的協調指導及服務作用,努力建設一個全方位、多層次的科研與推廣體系。加強與科研院校合作,根據市場的需求,研究開發高檔次、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三高”食用菌系列品種。從載培原料著手。該縣從利用棉籽殼、木屑栽培食用菌逐步發展到利用竹屑和谷殼栽培竹蓀,利用稻草栽培大球蓋菇、草菇、蘑菇、姬松茸,利用菌草栽培靈芝,特別是2009年被省列為菌草產業示范縣,全縣共栽培菌草2000多畝,食用菌栽培基本上實現以菌草等代用料為原材料;從栽培品種注重珍稀品種。目前全縣人工栽培的珍稀食用菌品種有杏鮑菇、鮑魚菇、大球蓋、茶樹菇、阿魏蘑等20余個,年生產規模約3000萬袋,產量8000噸,產值近5000萬元;從設施栽培上大力發展工廠化栽培。在優化品種布局的同時,以春、秋兩季生產發展到多品種周年生產和單一品種周年出菇,實現四季均有鮮菇供應;重點發展周年化設施栽培,全縣發展周年化設施栽培杏鮑菇、白色金針菇、蘑菇、大杯蕈、5000萬袋,靈芝10萬平方米,建成了日產4000斤白色金針菇,日產2-3噸鮮品蘑菇、大杯蕈,年產100-300萬包菌草靈芝設施化工廠化栽培等基地產量達1.3萬噸,實現產值9000多萬元。目前共建成工廠化栽培企業5家,累計固定資產4500萬元,實現產值9000多萬元,利潤3500萬元,解決了1000多名農村40-50歲中老年剩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從栽培方式上。栽培方式有袋式栽培(長袋或短袋)、床式栽培、大田覆土栽培,出菇方式有立式出菇、墻式出菇、覆土出菇,從室內栽培出菇轉移到室外蔭棚栽培,并建立了專業出菇室,接種培養消毒劑從福爾馬林消毒到使用氣霧消毒劑,目前已開始使用二氧化氯和臭氧消毒。特別是成功利用代用料(菌草、果樹枝條、松杉木屑、稻草、竹屑等)栽培靈芝、大球蓋、竹蓀、鮑魚菇、杏鮑菇、姬松茸、黃傘等多種食用菌,年生產規模達到約4000萬袋,有效開拓了食用菌生產原料供應途徑,不僅減少了農戶的生產成本,而且可減少或不再使用雜木屑,促進農業資源的再生利用。(福建農業信息網)
編輯:LQ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