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4-13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隨著天氣逐漸轉暖,食用菌生產也即將進入菌包養菌階段。日前,記者從牡丹江市供銷社了解到,今年牡丹江市食用菌生產規模預計可達21億袋(塊)、實現產值36.5億元,發展具有區域特色和適銷對路的名、特、優、新品種,將是牡丹江市廣大菌農實現致富的關鍵。
據了解,2009年牡丹江市大力推進食用菌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積極引導廣大菌農采用小孔栽培和秋耳栽培等新技術,全市食用菌栽培達到18.3億袋(塊),并呈現出產量高、技術新、龍頭強等新亮點。
年初以來,牡丹江市食用菌產業繼續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黑木耳、滑子蘑、猴頭菇等骨干品種的標準化生產技術得到進一步普及和推廣,全市食用菌產品的單產和質量顯著提高,全年食用菌生產規模預計可達21億袋(塊)。就相關市場形勢,專家分析認為,當前黑木耳、滑子蘑、猴頭菇等大宗骨干品種的市場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或略有上揚,其中黑木耳干品的市場價格在每公斤32-50元左右,猴頭菇干品的市場價格在每公斤35-50元左右;同時,小孔栽培、秋耳、過冬耳等采用新技術的食用菌產品的生產規模與價格也有較大幅度上升,小孔栽培黑木耳的價格預計可達每公斤60-80元、秋耳干品價格預計可達每公斤70-100元,香菇、元蘑、平菇、榆黃蘑、白靈菇、雙孢菇、雞腿菇、姬松茸等鮮菇市場前景看好,需求也很旺盛。專家提醒廣大菌農,在發展珍稀菌類時應注意揚長避短、因地制宜,并根據當地的資源、氣候條件,發展具有區域特色和適銷對路的名、特、優、新品種,以取得理想經濟效益。(牡丹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銀莉))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