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4-20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湘潭縣石潭鎮八角村香菇種植基地,一座座整齊劃一的香菇生產大棚坐落其中,大棚內的香菇棒上長滿了鮮嫩的香菇,村支書馮應龍高興的說:“八角村村民走上致富之路,全靠這些小小的香菇” 。
湘潭縣石潭鎮八角村從2001年冬引進香菇種植項目以來,香菇種植規模迅速壯大,從最初的100畝已擴展到現在700多畝,菇農也由成立之初的87戶發展到現在的760戶,八角香菇形成為石潭鎮的支柱產業之一,石潭鎮也成為了湖南省最大的香菇生產基地,產品基本占據了省內市場,還暢銷深圳、香港等地。現在,八角村村民收入80%以上來自香菇產業,人均可支配收入以36%的速度遞增,畝產產值由原來的2萬元猛增至今年的4萬元甚至更多,200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達10200元,2009年有望突破13600元。
村支書馮應龍介紹,八角村年初計劃建立的50畝的溫控高效大棚已成功建成5畝,這些新建的高效大棚把原來的單層擺放變成現在的四層擺放,不但更有效地利用來了土地,而且使畝產值由4萬元翻了四番增至16萬元,利潤達到10萬元。溫控高效大棚利用綠色環保的水簾式溫控系統,使香菇的種植由原來的一季變為現在的兩季,今年已種植夏菇570畝,冬菇300畝,使八角亭村的反季節香菇進入全國食用菌前列。2009年初,通過在網上獲得的信息,從沿海地區引進的半生料栽培技術,高溫消毒時間由原來100℃維持24小時變為90℃維持5小時,不但大大節約了種植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進一步提高香菇棒的成品率和出菇率,成品率由原來的75%提高到現在的95%~98%,出菇由原來的每棒1.3斤提高到現在的每棒1.6斤左右。通過這項技術,菇農喜笑顏開,因為這項技術革新一舉突破了成品率低的瓶頸,實現香菇生產技術的第二次革新,為八角村的農民增收作出了貢獻。
為了進一步增強和提升香菇產業的科技實力,2009年11月,石潭香菇技術研究所正式在八角亭村村部掛牌成立。香菇技術研究所成立后,將以南京野生植物研究院為技術支撐,加強食用菌系列產品的研究,特別是將已成功的三大技術成果短期內在全村推廣應用,使菇農收入能成倍增長。
村支書馮應龍滿懷信心地告訴我們,合作社為加快香菇產業的發展,特制訂了《湘潭縣八角香菇產業發展總體規劃》,規劃中的具體目標是到2012年香菇種植面積發展到2000畝,立體多層種植畝產達6萬斤以上,畝平純收入達10萬元,社員戶平純收入達10萬元以上,合作社菇棒生產能力達到年產1500萬棒的水平,年收入達300萬元以上,初步形成合作社造血功能。(湘潭縣網)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