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4-21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麥苗青青,蘑菇飄香——這是3月份崇州市榿泉鎮建生村的田園風景。小麥,菌子,這兩樣風馬牛不相及的農產品,竟在麥地里湊到了一起。原來,這是今年以來,四川川野食品有限公司和崇州市農發局在崇州市榿泉鎮建生村發展麥地里間作珍稀羊肚菌,剛一試種出來,地頭收購價即高達120元/公斤,每畝效益超過6000元。記者4月12日走訪了該村的羊肚菌試驗基地,探尋其致富密碼。
市場潛力大 試栽羊肚菌
4月12日,在崇州市榿泉鎮建生村川野羊肚菌試驗基地,記者看到這里的羊肚菌剛收獲完畢,只見已采收的羊肚菌形如一把收起的長柄雨傘,菌帽呈深褐色且凹凸不平,如同羊肚,淺褐色的菌帽圓潤肥厚。
據公司負責人、中國菌業協會副會長陳文介紹,羊肚菌是一種珍稀名貴食用菌,有野生和人工栽培之分:野生的一般生長在森林之中,全國每年僅產10多噸,人工栽培的,全國每年生產量也僅300噸左右。但是,全球羊肚菌總需求量預計超過了10萬噸。目前,野生羊肚菌奇貨可居,而人工栽培新鮮的羊肚菌收購價也達120元/公斤,在經過烘干處理以后,每公斤干品(9公斤鮮品可烘1公斤干品)高達1100元。我國的羊肚菌主要銷往法國等西歐發達國家,價格高達1800元/公斤—2000元/公斤。
羊肚菌巨大的市場潛力,正是陳文與崇州市農發局合作建立羊肚菌實驗基地的重要原因。他們此次在榿泉共試種羊肚菌16畝,其中,1畝是小麥間作,15畝是大棚種植。去年11月,羊肚菌開始播種,“這和小麥播種時間差不多,小麥出苗,羊肚菌也慢慢長大”,到今年2月開始陸續出菇,到最后一批采收完,共收獲羊肚菌近1900公斤,公司全部以120元/公斤以購。
陳文說:“這些菌子,除少部分供應公司名下的餐飲企業或者包裝加工成為休閑食品外,大部分都烘干出口,銷往法國。”
小麥旁乘涼 間種效益高
川野公司通過小麥地間作羊肚菌和大棚栽植羊肚菌的對比試驗,發現小麥地間作羊肚菌的效益更好。
“我們會繼續推廣小麥地間作羊肚菌,并考慮拆掉所有大棚。”有著多年栽種羊肚菌經驗的技術員吳廣順說,這次試驗選用的尖頂羊肚菌適應榿泉鎮的自然環境,且非常適合種在這兒的小麥地。與大棚羊肚菌相比,小麥間作羊肚菌降低了管理的難度。種植羊肚菌的關鍵在于水份的保持,一般而言,必須將濕度保持在80%至90%。小麥正好具有根系發達的優勢,天生就能平衡水分、保持濕度,大棚要達到上述條件,則需要精細管理。此外,羊肚菌超過20℃就不會出菇的特性,增加了大棚種植的難度,而小麥地卻能為其提供透風、陰暗的生長環境。
據吳廣順介紹,小麥地間作羊肚菌產量為75公斤/畝~80公斤/畝,而大棚種植僅50公斤/畝~75公斤/畝,小麥地里的羊肚菌比大棚的畝產要高5公斤~25公斤。“預計間種技術成熟后,羊肚菌畝產將翻倍。”而且,小麥地提供的生長環境更自然,這樣條件下生長的羊肚菌的口感更接近野生羊肚菌。
接著吳廣順給記者算一算成本賬,“小麥間作最大的支出是購買菌種的費用,平均每畝母菌2000元、觸合接種600元,加上人工管理費用,每畝成本不超過3000元。而大棚栽種,還需要稻草、玉米、麥麩、米糠等材料,加上搭棚、添置設備費用,第一年每畝要花費8000元,今后,每畝每年還需花費6000元~7000元。”就按現在的產量算下來,小麥間種羊肚菌的效益達到6000元/畝以上。
目前,崇州市政府和川野公司都希望通過“公司+農戶”推廣小麥間作羊肚菌。(四川農村日報)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