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5-07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渴望在城里淘到“金元寶”是80后新生代農民工的心態,如今這一現象在平陰縣孔村鎮西部山區因雞腿菇養殖得到改變。近日,在孔村鎮北毛峪村西看到姬廣斌時,他正在察看培養料的發酵情況。僅僅一年時間,他就從一名居無定所的打工仔,搖身一變成為擁有兩個雞腿菇生產土洞的小老板,收入更是增加了近6倍。在當地像姬廣斌這樣,原來在外打工的80后先后棄城回家養菇的有300多人。
姬廣斌今年27歲,15歲時就開始四處打工,由于一無技術二無資金,一直掙不到錢。去年春節前,姬廣斌回家看到岳父于瑞柱正在村西山地里種雞腿菇。于瑞柱告訴他,種一茬雞腿菇用料、買菌種等費用,大約花5000多元。一茬可收入2萬多元,一年能種3茬。姬廣斌心中一動。
說干就干。在鎮、村干部的幫助下,姬廣斌選好位置,挖了兩個土洞,開始養雞腿菇,一年下來,3茬雞腿菇竟然收入6萬元,差不多是以前打工時夫妻兩人收入的6倍。
村主任姬廣來介紹,目前,北毛峪村328戶、1100多名村民,平均一家一洞。自開始種植雞腿菇以來,全村青壯年勞力外出打工的越來越少,甚至多年在外打工的本村農民,又重新返村加入養菇大軍。
經專家考證,該鎮西部山區位于玉帶河流域,多年雨水沖刷形成的山間黃土溝土實且直立性強,適合打洞。目前西部山區30個村已建成冬暖式食用菌大棚1596個,土洞2000多條,一年四季生產新鮮雞腿菇,夏季上市量占全國市場的90%以上。(濟南日報)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