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7-21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七月底第一批鮮菇出棚
7月19日,小暑天氣,橫縣云表鎮朝南村南畬地。
由廣西集盛食品有限公司投資一億元建設,占地十萬平方米的朝南大棚工廠化蘑菇生產基地已經初具規模,在小湖邊,蘑菇生產廠房、加工區、職工宿舍區一字排開,在蘑菇基料的堆料場里,一輛鏟車正在忙碌地將稻草推進蓄滿了牛糞、豬糞水的水池漚料,另一輛鏟車則將漚爛的熟料推進隧道發酵車間進行后期加工。
"康森"臺風帶來了降雨,使入伏以來酷熱難耐的天氣稍有緩解,二十多名正在進行第四期基地土建作業的朝南村民工作熱情更為高漲。
朝南村新時代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覃廣常看上去心情不錯,這位四十多歲的漢子作為項目在朝南村的具體負責人,自從今年二月份項目開工建設以來,每天都呆在工地上"督戰",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項工作進展十分順利,按計劃,整個項目共分六期建設,目前,蘑菇種植面積達1.6萬平方米的一期廠房已經投入使用,二期廠房正在進行菇架搭建,三期廠房完成了地基水泥澆筑和灌水夯實,四期廠房則已經開工建設。
"這個月底就有第一批鮮菇出棚了,村里的群眾,縣里和鎮里的領導,集盛公司那邊都在盼著呢。"覃廣常說話的時候顯得雙目炯炯有神。
土地流轉成功吸引大項目落戶
云表鎮朝南村是一個只有408人的小村莊,前幾年,村里群眾靠種植茉莉花和種桑養蠶發了家,所有農戶都蓋起了小洋樓。不過美中不足的是,這幾年人均收入達到五千元左右之后就停滯不前,村里有些年輕人嫌做農工日曬雨淋太辛苦又賺不了大錢,相約結伴跑到廣東打工去了。
轉機出現在實行土地流轉之后。2008年,鄰近的新仲村通過土地流轉搞起農業旅游觀光項目之后,很快便被定為南寧市新農村建設示范村,村容村貌一年一個大變樣。看到鄰村人做得風生水起,頭腦靈活、不甘人后的朝南人坐不住了,朝南村"兩委"班子成員一面到鎮里和縣里跑項目,一面動員村里的群眾開展土地流轉工作,到2009年初,全村2250畝土地全部完成流轉,朝南村新時代蔬菜專業合作社成為流轉土地的"大管家"。除拿出400畝山地和1550畝田地承包給村里能人開發之外,合作社特意留出了南畬地這塊占地300畝,土地平坦,依山傍水的"寶地"。
"當初有外地人想來承包種其它東西,可是我們不肯,就是想等著大項目上門。"覃廣常回憶起當初的情景,仍不無得意地說。
機遇總是眷顧有準備的人。2009年下半年,廣西集盛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在開展工廠化生產蘑菇試種獲得成功的基礎上,急需擴大種植規模,經過反復比對,最終選定土地流轉工作基礎較好的云表鎮云表社區朝南村、校椅鎮榃冷村委陸村,分別建設種植面積各10萬平方米的工廠化蘑菇生產基地。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基地引進國外先進品種,采用空調種菇、隧道發酵技術,實現周年化、全天候生產,集盛公司還承諾提供菌種和成品保價收購,邀請三位國內蘑菇栽培的技術權威開展研究和對菇農進行培訓,合作社負責組織菇農按要求開展生產。
2011年人均純收入超萬元
在朝南工廠化蘑菇生產項目的股份構成里,朝南村每個農戶都有一定的土地入股,最多有的36畝,最少的也有20多畝,全村人都是公司的"小股東"。
村企合作,企業帶富的能力是十分明顯的,根據覃廣常的介紹,僅是與集盛公司合作的工廠化蘑菇生產項目,朝南村每年就可以從集盛那里得到土地租金、土地分紅、養老保障金30萬元左右,同時村里還能安排200名勞動力進公司就業,每個工人每天可以掙到50元的工資。"另外的一千九百多畝土地承包的收益我還不算在內,單是這個項目全部完工后,我們村每年從集盛公司那里領到的錢就將近400萬元,按人頭算下來,全村人均純收入超萬元是十拿九穩的。"覃廣常說。
"集盛公司是來和我們一起賺大錢的,大家合作非常愉快。"覃廣常掐著手指為我們一一數來,"你別看前期投入大,其實項目建成后,按現在的技術,每年可采摘5造鮮蘑,每平方產菇40斤,每斤3元,一平方的菇可以收入600元,一年可以創造6000萬元的產值。"
"土地流轉給我們村帶來的好處很大,以前大家各干各的,村里想集中力量辦些像新農村建設這樣的大事很困難,現在可不一樣,每筆收支由合作社公示后統一運作,集體經濟也有錢了,村道擴建工程、村民游泳池、村民餐廳這些設施很快就要建好,去廣東打工的青壯年全部回來了。"覃廣常最后說。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