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8-05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老李叫李志龍,章貢區沙石鎮火燃村人,今年62歲,清瘦的臉型配上一頭白發,顯得很精神。記者到他家采訪時,開朗的他和記者聊起了他的開心事,一是兒子在城里安了家,二是家人體檢不花錢,三是家里有了“搖錢樹”。
“這些開心事中,最讓我開心的還是家里這棵‘搖錢樹’。”老李喜滋滋地告訴記者。
原來,老李說的“搖錢樹”就是他家現在種起了食用菌,每年可以增收1萬多元。老李告訴記者,這幾年,村里利用當地晝夜溫差較大的氣候條件,引導本地返鄉創業能人投資建立了食用菌基地,發展食用菌種植業。基地應用工廠化生產流程,利用生物工程育種,模擬生態環境智能化控制,種植生產金針菇、秀珍菇、香菇、茶樹菇、平菇、鳳尾菇、草菇、木耳等近十個品種,產品主要銷往贛南本地和廣州、深圳、北京、上海等地。
同時,村里充分發揮基地的輻射帶動作用,成立了匯澤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和峰山食用菌合作社兩個專業合作社,以“公司+農戶”模式,立足“風險同擔,利益共享”原則,開辟一條服務社員、帶動村民共同致富的路子。
老李成了合作社的社員,很多事情不用自己操心。木屑、塑料袋等生產資料由合作社統一向農資部門或原材料供應商采購。合作社還常常邀請食用菌技術人員和栽培能手向社員推廣新品種、新技術,解決社員生產中遇到的問題,不斷提高栽培產量和產品質量。到食用菌成熟了,合作社采用訂單和確立最低保護價形式收購,統一向采購商供貨,避免了社員銷售難和互相壓價的現象。
“現在,我們村種蘑菇的人家有100多戶了,每年從這里出去的食用菌有2000多萬袋,大家的日子像我們火燃村的名字一樣越來越紅火了!”老李有些自豪地說。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