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9-20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往年這個時候,村里到處都在忙著打谷子,建園區把土地流轉后,我們更多的時間就忙著進園區干活了。”9月15日,在通江縣民勝鎮周子坪村譚家河食用菌生產園區,筆者看到,10多名村民正在進行袋料香茹裝袋,高溫消毒、上架……現場繁忙而有序,村民何玉瓊談起現在的變化,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規模產業發展有優勢
食用菌是通江的特色支柱產業,但“有牌無量”卻是通江食用菌產業面臨的尷尬現狀。如何破除這個尷尬現狀?通江縣組織了產業發展專題調研組,深入片區、鄉鎮、村組走訪,進行詳細調查、科學論證,發展思路逐漸清晰——主動對接大交通,進行產業基地轉移,集中力量進行食用菌生產加工產業園區建設。
民勝鎮周子坪村和楊柏鄉仙人嵌村,地處通(江)水(寧)快車線上,靠近巴(中)達(州)高速,由于地理的優勢,被確定為食用菌生產加工產業園區建設基地。
建設園區,首先要流轉土地。考慮到業主在租用土地時,與單家獨戶的農戶直接打交道,雙方多不信任,遺留問題多。村“兩委”就直接與村民簽訂土地流轉協議,將規劃區內的土地集中起來,再由村“兩委”流轉給入駐園區的各業主,統一結算租金。
“建產業園區,既實現了規模產業發展,也把分散的土地從農民手中集中起來,讓土地‘轉’起來,‘轉’出了出路。”楊柏鄉黨委書記吳元東指著已經投入生產的仙人嵌村食用菌產業園區告訴筆者。
通過土地流轉,整合資金,整體推進,集中打造,通江縣規范化、標準化建起了仙人嵌、周子坪、譚家河等食用菌產業園區,引進企業21家,成立專業合作社6個,培育省級龍頭企業2家,生產規模拓展到2000多萬袋。在園區輻射帶動下,全縣今年食用菌產量可達1.6億袋,實現產值10億元。
與食用菌園區建設方式一樣,通江縣還建成了新場鄉蔬菜園區,可實現年產量320多萬斤;打造了廣納生豬養殖園區,建成年出欄2000頭以上的生豬規模養殖場8個、100頭生豬規模養殖場367個。
業主做大做強有基礎
“縣委、縣政府整合資金,實施了改土、修路、治水和建設耳房大棚等基礎設施建設,業主只需拿租金便可進入園區直接進行生產。”縣農辦負責人介紹,為使所有產業園區規模化發展,目前已規模化流轉土地5000多畝。
益民農業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是通江縣2009年從河南招商引進到通江銀耳無公害標準化生產園區的。該公司每年給政府交納租金20萬元,就可租用現有的銀耳生產標準化廠房30間、滅菌車間8個、拌料和烘干車間8個。按每間廠房裝6000袋、一年種植6季計算,園區全年可種植袋料銀耳100萬袋,實現年產值600萬元,利潤200萬元。園區業主還租用20畝土地,栽培椴木木耳16萬段,產值達165萬元,實現利潤35萬元。
“有了這樣好的基礎設施建設,我們投資的信心更足,用于生產投入的資金自然就多了。”通江縣周子坪村食用菌科技示范園區業主牟桄億介紹。該公司2009年進駐周子坪村食用菌科技示范園區,每年給政府交納租金6萬元,公司投資300余萬元的產品加工、冷藏、烘干車間和展示廳已經建成。同時,還在園區租用土地近50畝,建設了食用菌示范種植基地和食用菌精深加工基地。
村民持續增收有路子
“土地流轉好啊,每畝至少550元,收入增加了不說,我們還可在園區打工掙錢。”楊柏鄉仙人嵌村村民付成功說起現在的生活,滿臉笑容。付成功種了3畝多地,從早忙到晚,時常還忙不過來。建設仙人嵌村食用菌園區時,他流轉了2畝地,每年可收入租金1100元,他與老伴在園區務工,一年還可收入1萬多元。
周子坪村黨支部書記何維禮算了一筆賬:該村食用菌園區建成后,流轉土地租金一年就有30多萬元,可吸納村民400人在園區務工,實現勞務收入200多萬元,還帶動培育種植大戶20多戶,與過去相比,人均年收入增加近5000元。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