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9-26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四川省通江縣科技信息研究所是通江銀耳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的牽頭單位,他們從實際出發,增添工作措施,加強產業創新聯盟建設。
一是抓協調服務,著力在宣傳引導上下功夫。牽頭單位多次召集聯盟企業,通過召開研討會、舉辦培訓班等方式引導企業法人轉變發展理念,不斷增強自主創新的緊迫感和主動性。同時為企業提供政策咨詢與各項行政服務。
二是抓企業與聯盟科研院所、高等學校技術合作,著力在科技成果轉化上下功夫。針對縣級研發能力弱的現實,我們把重點放在科技成果轉化上下功夫,先后開發和引進通江銀耳為主的食用菌品種選育、高產栽培、野生菌開發、袋料新資源開發及綜合循環利用、產品精深加工等實用技術,促進產業發展。縣科技信息研究所與四川光友薯業公司達成《通江銀耳方便粉絲》合作開發協議,正在研發中。
三是抓科技項目的儲備和申報,著力提高聯盟企業科技水平上下功夫。科技主管部門業務人員深入企業,幫助企業制定科技發展規劃,指導和協助企業申報各類科技項目,突破一批制約企業發展壯大的技術難題。2010年申報各級科技項目12個,立項7個,爭取資資金230萬元。
四是抓知識產權的保護,著力在形成企業核心竟爭力上下功夫。為加強聯盟企業知識產權工作,把獲取專利作為科技項目立項、績效考評和獎勵評審的重要指標,縣財政設立了專利申請專項獎勵資金,促使企業重視知識產權保護,逐步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和核心技術。
五是抓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著力在企業創新人才隊伍建設上下功夫。以院企合作為平臺,努力建設一批創新型科技人才團隊。通過內引外聯,整合科技、人才資源,為聯盟企業增添創新活力。與四川省農科院、川大、四川農大、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成都中醫藥大學、中國農科院、吉林農大等合作打造通江銀耳產業鏈。今年七月,中國工程院院士、吉林大學教授、國家食用菌創新團隊崗位專家李玉來通江考察,指導銀耳產業發展技術,培訓科技人員。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