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10-19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現在我主要精力集中在110個食用菌大棚上,流動餐廳是有空就做,沒空就推了。”9月16日,正在自家后院幫著修建冷庫的他告訴記者,修建這個8萬多元的冷庫主要是用來冷藏貯存雙孢菇,防止開傘賣不上好價錢。
今年41歲的陳愛民,初中畢業后在該鄉政府食堂“掌勺”。酷愛廚藝的他,自費到蘭州學了4年手藝并經營了8年餐廳生意,吃的苦不少,掙的錢卻不多。陳愛民注意到農戶中辦“紅白事”都要宴請賓客,不但麻煩,而且浪費大,何不把農戶家的“紅白事”承包下來。
2002年,陳愛民關掉餐館,回到何家灣專心經營起“流動餐廳”,足跡踏遍全市各個鄉鎮,就連武威、肅南一帶的人都慕名前來邀請,平均一年要辦170多家宴席。“一年下來,差不多能掙8萬塊錢。”陳愛民說。
多年的摸爬滾打,陳愛民在腰包漸漸鼓起的同時,更增添了人生的閱歷。2006年,他瞅準了既節水又省地的“戈壁產業”——食用菌種植,開始了第二次創業。在各級政府的支持和鼓勵下,他拿出60多萬元積蓄,加上縣上、鎮上的補助共120多萬元,修建起了110座食用菌大棚,種植起雙孢菇。“當年由于建棚時間晚了,進料也遲了,結果收入剛把原料和人工成本糊住。2007年,從進料、發酵、播種等各個環節全都趕上了趟,當年收入18萬多元。2008年雙孢菇市場行情下跌,但產量不錯,收入也還可以;去年,菇價回升收入就不用說了……”
陳愛民說,發展食用菌種植,需要的人工比較多,而這些活,恰恰又適宜村上留在家中照顧田地的老人和婦女們干。每年從進料開始到出菇結束這8個多月的時間里,他都要雇傭村上近40多名婦女干活。按照每人每天45元的工錢算,這些婦女平均能夠掙上8000元以上的工資。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