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10-20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通江縣是中國銀耳之鄉。通江銀耳因品質優、營養價值高,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通江銀耳博物館位于通江縣陳河鄉霧露溪畔,距縣城30余公里,占地面積10余畝,其典型的川北民居風格與霧露溪“九彎十八包”獨特的自然環境相映生輝,把“天生霧,霧生露,露生耳”的銀耳生長特性展現得更加明顯。通江銀耳博物館于2004年9月落成,館內設“歷史沿革館”、“生產工藝館”、“名優產品館”、“銀耳文化館”四個分館,全面介紹了通江銀耳從自然生長、人工栽培、現代化生產的歷史及其發展軌跡,生動展現了通江銀耳的傳統生產流程、獨特生長環境和生產工藝;系統介紹了資源保護、科研活動、產品開發及其厚重的歷史文化,深刻反映了通江銀耳對通江社會經濟、文化生活領域的重大影響,構建了通江獨特的銀耳文化,提升了通江銀耳的文化品位,豐富了“中國銀耳之鄉”的歷史文化內涵。
據悉,與通江銀耳博物館一同被評為四川省第四批科普基地的其它8個單位分別為:成都海昌極地海洋世界、成都天府華僑城公園廣場極速空間站、自貢市海井科普基地、西華師范大學生物博物館、四川攀枝花蘇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普基地、瀘州市博物館、眉山“中國竹藝城”科普基地、中國藤椒文化博物館。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