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12-08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自制養料替代化肥
陳運德去年租地12畝建田間大棚培育大球蓋菇、杏鮑菇、茶樹菇3個品種,采用自制營養料,結果大球蓋菇實現畝產3000公斤,以8元/公斤批發到大足縣城及鄰近的雙橋、永川和四川安岳等地,實現畝純收入1.8萬元左右。這是陳運德的創舉。
陳運德的營養料,就是采用農作物秸稈、棉籽殼、麥麩皮、玉米等混合物,作為食用菌養料,培育的菌菇色澤鮮嫩,口感極好。同時取代了使用化肥、有機肥帶來的殘留,有利于消費者身心健康。
在20多年的食用菌摸索與實踐中,陳運德在食用菌王國中成功探索出了從備料、配方、拌料、裝袋、滅菌、接種、菌絲培育、出菇、采收、分級包裝的整套經驗,特別是每一個環節采用物理滅菌法和營養料,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培育反季節菌菇
12年前,當人們正為夏季買不到金針菇犯愁時,時值而立之年的陳運德正擔任大足縣中敖鎮農民文化技術學校食用菌教師,他利用學校提供的實習基地,采用空調育出了反季節金針菇和雞腿菇。當嫩白發亮的菌菇一面市,便以每公斤10多元的價格成為當地市民和各大火鍋餐飲店的搶手貨,其經濟效益比常規種植增加1倍以上。
初嘗成功喜悅的陳運德在核算成本時,發現利用空調培育反季節金針菇存在成本過大、保溫效果差的缺陷,便另辟蹊徑。
2007年秋,已辭職返鄉的陳運德將空調培育法改為冷長庫培育,籌集建成了250平方米的冷藏庫,實施立體種植,利用空間多層出菇,結果產菇達到9個月以上。幾年來,光日產金針菇就達300公斤左右,按7元/公斤的批發價計算,日收入4000余元,比常規種植效益提高3倍以上。
陳運德采用冷藏庫種植反季節金針菇和雞腿菇,不僅填補了當地夏季市場金針菇短缺的空白,而且成品率高,出菇整齊,產量高,無蟲害,成為城鄉市民特別是各火鍋等餐飲店桌上的佳肴。如今,陳運德與他的陳氏食用菌專業合作社每天可提供市場1500公斤的金針菇。
引進珍稀菇種植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人們對食用菌特別是珍稀菌菇的需求日趨旺盛。陳運德看準這一商機,近年來不惜重金陸續引入杏鮑菇、茶樹菇、大球蓋菇、海鮮菇等珍稀菌菇種植,填補了大足及周邊區縣市場珍稀菌菇的空白。
陳運德介紹,珍稀食用菌就是人們經常食用菌菇以外的菌菇,主要特點是栽培歷史短,栽培方法復雜,食用或藥用價值比常規菌菇高。2009年引入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向發展中國家推薦的大球蓋菇,以其色澤艷麗、嫩滑爽脆、菌肉肥厚、略帶甘甜的特點,贏得市民芳心。
目前,陳運德與他的陳氏食用菌專業合作社正在大力示范推廣珍稀菌菇,今年該菌在成員合作社推廣50余畝,每天上市珍稀菌菇50公斤左右。
陳運德介紹,他目前正在開發液體菌種,成功后生產周期將縮短30天左右,接種到出菇縮短一周左右,從而進一步提高珍稀菌菇經濟效益。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