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12-24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臨沂食用菌產業在悄悄崛起。
走進羅莊區效峰菌業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讓人難以置信的是,這座占地80畝的食用菌生產企業全部實現了機械化生產。公司董事長孫效峰告訴記者,公司先后研發了柳松菇、香菇、杏鮑菇等名貴品種,并利用菌糠廢料研發生產出機制木炭,進一步拉長了產業鏈,提高了經濟效益。
效峰菌業的快速發展,只是臨沂市食用菌產業的一個縮影。
2004年臨沂市實施“百萬農戶致富工程”以來,將發展食用菌產業作為致富工程的重要內容,對發展食用菌產業的農戶在資金、政策上給予重點支持,培養了一批食用菌生產大戶,對全市的食用菌產業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引導帶動作用。僅蒼山縣就有食用菌栽培和管理等技術人員4000余人、菌種廠300多家、科研所3個。該縣有400個村莊、2萬多農戶栽培食用菌,年產值9.4億元。
臨沂市食用菌生產大戶一般年效益達5萬元至20萬元、大棚食用菌生產畝效益達4萬元至5萬元、林下食用菌栽培畝效益達5000元至1萬元。目前,全市食用菌生產栽培面積10.2萬畝,總產量達23.86萬噸,占全省總產量的十分之一,產值11.1億元,每年出口1.31萬噸,創匯705萬美元。
“食用菌生產不與養殖業爭糧、不與糧爭地、不與地爭肥,利用林下、巖洞、荒山、荒灘、荒地和農村空閑場所等農業不可利用資源進行生產,是一種能夠充分利用閑置的資源空間進行生產的資源節約型產業,對于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市農委工作人員朱飛介紹。
臨沂市食用菌產業雖然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是生產中仍在存諸多問題,如生產中主要以農民自發生產為主,有些縣區存在著技術人才不足、技術服務體系缺乏、信息溝通渠道不暢等問題,嚴重制約了食用菌產業的快速發展。另外,縣區間的食用菌產業發展極不平衡,生產企業和大戶的發展也受土地、資金等方面制約,還沒有在全省、全國叫得響的知名品牌。
針對上述諸多問題,臨沂市在擬定“十二五”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規劃中,將食用菌產業發展作為高效特色農業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力爭經過5年的努力,在食用菌產業的深加工能力、生產基地建設、品牌認證、區域特色上實現新突破,形成以沂水、蒙陰為中心的優質、高端食用菌生產帶;以羅莊、蒼山為中心的工廠化系列食用菌生產配送集散地;以費縣、平邑為中心的自然生態食用菌生產輻射區。
臨沂市還將充分發揮合作社的示范帶動作用,支持食用菌生產能人、專業技術人員帶頭成立合作社,爭取每年新發展食用菌專業合作組織50個以上,到2015年臨沂市食用菌合作組織數量達到300個,入社農戶達到5萬人以上,通過合作社帶動和擴大食用菌種植面積,膨脹食用菌產業規模。
為加強新品種和新技術的研發力度,臨沂市對食用菌生產新品種選育、新技術研發給予優先發展、優先立項,支持鼓勵科研院所、食品加工企業對食用菌生產的深加工、配套栽培技術等方面給予技術支持。同時,開展多種形式、多層次的培訓,不斷提高食用菌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與技術水平。力爭在“十二五”期間,全市培訓農民5萬人次,培養技術骨干5000人。
近日,臨沂市又出臺了《關于加快食用菌產業發展的意見》,對栽培面積達到一定規模的,按照栽培面積或投料數量的多少給予獎勵。對建設大型菌種廠、現代化菌料、菌棒專業生產與配送中心項目的企業,在生產、交通運輸等環節,給予適當減免稅(費)收、優先貸款等扶持。對新獲得“中國名牌產品”、“中國馳名商標”等國家級品牌和新獲得省級名牌、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等認證的企業,享受市優質農產品基地品牌建設的有關扶持政策。
到2015年,臨沂市將新增食用菌生產栽培面積15萬畝,新增袋栽特色食用菌2億袋,全市食用菌總產量達到80萬噸,實現總產值30億元。全市新建成食用菌重點鄉鎮50個、專業村居50個、規模化生產基地30個、“工廠化”生產企業15個以上,創建各類品牌50個以上,力爭培育年產值上億元的食用菌加工龍頭企業5家以上。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