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帥勝杭“四就”技巧實現香菇產銷兩旺
發布時間:2011-02-17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島石鎮太平里村的帥勝杭,依靠科技這把“金鑰匙”打開昌北山區不能種食用菌的禁區,并用“四就”技巧,大力開發食用菌生產,得到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昌北山區種植食用菌有過一段興起和衰落的歷程,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原新橋鄉和龍井橋偏僻山村有的農戶用雜柴段木栽種香菇,農戶挑著兩只竹籃翻山爬嶺到處叫賣,銷路不暢,漸起消失。后來龍井橋專門辦起了食用菌場,動員農戶砍伐數十萬斤雜樹段木栽種香菇和黑木耳,由于技術不到位,產量低、質量差,成不了商品,農戶失興,菌場停辦,從此開發食用菌成了禁區。
跨入新世紀,帥勝杭大膽探討,依靠科技,打開了食用菌禁區,大力發展香菇生產,以“就地取材、就地氣溫、就地勞力、就地回收”的技巧將香菇產業做得產銷兩旺。
就地取材 山核桃殼變廢為寶
現年47歲的帥勝杭在改革開放中學會經商,是村里山核桃加工販銷戶,十多年來走南闖北做販銷,山核桃加工做得很火紅。2007年他眼看村里大批山核桃殼亂丟亂倒,不僅影響村莊整潔,而且造成流域淤積,溪水污染,便想起利用山核桃殼來加工栽培食用菌的念頭,這個主張得到村干部支持。于是他跨出山門到麗水、福建等地取經,請來師傅勘測地形,師傅們一致肯定,這里地理環境好,四面環山,山綠水清,氣溫適宜,而且有堆積如山的山核桃殼,只要通過科學處理,是栽種食用菌較好的原料。師傅指點,使帥勝杭增強了信心,一定要開發食用菌生產。2008年10月他甩掉了山核桃販銷行當,潛心投入食用菌生產,把周邊村山核桃外殼和內殼120多萬斤收集起來,作為食用菌加工的原材料。同時投資120萬元,購買一臺軋粉機,將山核桃殼軋成粉沫做坯。技術不懂,他邊做邊學,還從麗水請來師傅作指導。材料配方用60%山核桃殼粉和40%木粉拌勻,再用石膏和麥麩皮做成菌棒,放在蒸房內高溫蒸煮36小時,待有香氣噴鼻時停火取出冷卻,一周后菌棒堅固定型,打孔接種,然后整整齊齊進入大棚,精心管理,到5月中旬開始采菇,到來年3月中旬結束,歷時10個月。2008年,他栽種20萬棒,每棒產香菇1.8斤,總產量達36萬斤,平均價在5元以上,總產值達180萬元,扣除成本凈利達100萬元。
就地氣溫 大棚調節錯季栽培
食用菌生產有強力氣溫適應性,溫度高低直接關系到香菇產量,它的習性溫度一般在20至28℃之間。帥勝杭掌握這個性能,選擇水利灌溉便當,陽光充沛的地段,租用36畝土地,搭建8只大棚,用來調節氣溫。按照本地春天來得遲,冬天來得早的特點,每年11月到來年2月天氣寒冷季節,集中全力備料做坯,清理種場和水溝,到3月下旬和4月上旬春暖花開季節,溫度逐漸升高,但這個時候室外溫度還只有10℃,不宜香菇生長,需要搭建大棚調節氣溫使棚內溫度保持28℃上下,才能適宜香菇生長。到6-8月間,室內溫度保持30℃,氣溫適宜,日夜溫差大,有利于幼菇萌發生長快。一天要采三次,大量香菇上市,不僅產量高,而且香菇矮化,腳短肉質厚,味道鮮。針對暑期酷熱,平原地區難以栽培香菇,市場上缺貨供應,帥勝杭抓住了這個空檔,錯季栽培種植,起到“人無我有”效果,鮮菇大量上市賣得好價錢,最高每斤鮮菇賣8元,最低也有4元。2010年總產量達100萬斤,總產值達500萬元,凈利100萬元,獲得很好的經濟效益。他還把香菇采收后的菌棒廢料運往山核桃林作有機肥,壅在田里種番薯、洋芋、和玉米作肥料。今年,帥勝杭選用20棒種香菇后的菌棒經過科學配方,栽種黑木耳,又為廢物再利用創出新路子。
就地勞力 隨叫隨到及時收獲
食用菌生產開發,給周圍農戶帶來實惠。每年香菇采收需要勞力上百名,在淡季也要臨時工20-30人,而這些勞力都是當地招收,隨叫隨到。說來也巧,這個時間是昌北山區勞力空閑之際,因為每年10月到來年5月是山核桃加工旺季,家家戶戶都有山核桃,許多勞力要投入翻曬、蒸煮、加工、銷售等任務,尤其是20多家加工廠要招收數千婦女敲山核桃仁,形成家家戶戶“一個榔頭一個墩”的家庭工場,勞動力非常緊張,要到6-8月才能做完。而帥勝杭食用菌基地正好6-8月間是采摘香菇的旺季,不僅招收勞動力便當,而且又為農戶開辟就業門路。2009年就地招收臨時工近百人到基地采收香菇,這時正是香菇日長夜大時刻,一日要采收三次,如果延誤時間,大的不采、小的不長,甚至造成 “高腳菇”賣不起價錢。必須集中大批勞力及時采收。鮮菇及時采收不僅提高經濟效益,而且為農戶增加收入,每年付臨時工工資達30余萬元。同時還招收11 個殘廢人,分配他們力所能及的工作,在勞動中發揮才干增加家庭收入,這些殘廢人做工認真,勞動積極,一年中也得到不少收入,平均都在萬元以上。例如殘廢人帥文武手腳都有毛病,是三級殘廢,夫妻倆生活困難,參加基地勞動,年收入達8000多元。還有一個三級殘廢人程云照全家三口沒有經濟來源,生活困難,在基地勞動積極肯干,每年收入達1.4萬元。生活改善,全家高興。
就地回收 為民代銷直運城市
一家一戶的新鮮香菇如何銷售是農戶擔心的一個問題。帥勝杭胸有成竹,了解農戶心理,及早安排銷售市場,與上海、江蘇等大城市聯接,對內組織起“山川可可食用菌合作社”,聯合80 戶人家,栽種44萬棒食用菌,在原料上為農戶提供菌棒,統一供種。在管理環節上進行技術指導,把技術送到農戶手里,讓農戶在實踐中應用;在產品銷售上由合作社統一回收,為民代銷,按市場銷售價,扣除運輸費用外,全部返還農戶,讓農戶得到更多實惠。為使生產基地和合作社緊密結合,夫妻倆內外分工,妻子程映風算得上是經濟管理能人,基地和合作社內外管理有條不紊。帥勝杭跑市場跑銷售,為種植戶做好服務,特地買了一輛運輸車,每天上午把各家各戶香菇收起來,經工人分選歸類,直運上海、江蘇、山東、江西等大市場。由于產品過硬,銷路較好,每天進入市場供應香菇超萬斤。由于貨源供應量不足,有些客戶直接開著車到基地等候收購,連夜裝運。還有省內外幾家醬油廠來電來函要求供應“次貨”香菇制作醬油的原料,可是基地生產都是上等產品,只得婉言謝絕。帥勝杭為80余農戶代銷香菇50多萬斤,為農戶增加一筆可觀的收入,也使基地越辦越興旺,2010年基地產值達500多萬元,凈利100多萬元。帥勝杭滿懷信心地說,2011 年盡管資金有困難,但種植菌棒要擴大到120萬棒,比上年增加三分之一,如果有資金還要做大些。把山核桃外殼內殼統統利用起來栽種香菇,形成產業,也是農民增收一個亮點。的確,山核桃廢物變寶是昌北人一大財富,需要資金投入,它是一項清潔工程,又是一項“惠民工程”,也是“綠色家園,富麗山村”美化工程,帥勝杭這種勇氣值得贊賞,經驗值得推廣。
自創辦香菇種植基地以來,當地政府和上級有關部門大力支持,補助資金達20余萬元,對帥勝杭開發食用菌生產起到很大促進作用。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