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03-22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日本福島核電站多個核反應堆近日爆炸并有放射物質外泄。核電站以南的部分地區輻射值是正常時期10倍至100倍。關于核輻射對健康的影響及各種預防手段成為我國民眾目前尤為關注的問題。更有地區出現盲目搶購碘鹽等狀況。
問題:什么是核輻射
廣東省職業病防治院放射醫學專家楊宇華
核能外泄又稱為核熔毀,主要發生在核電站,核能外泄所發出的核輻射雖遠比核子武器威力與范圍小,但是劑量積累到一定程度,也能造成生物傷亡。
廣東省職業病防治院放射醫學專家楊宇華主任醫師指出,核泄漏發生后,放射性物質可通過呼吸吸入、皮膚傷口及消化道吸收進入人體內,引起內輻射,而γ(伽馬)輻射可穿透一定距離被機體吸收,使人員受到外照射傷害。
問題:核輻射有哪些危害
1、急性核輻射性損傷
照射劑量超過1Gy(單位:戈)時可引起急性放射病或局部急性損傷;在劑量低于1Gy時,少數人可出現頭暈、乏力、食欲下降等輕微癥狀;劑量在1-10Gy時,出現以造血系統損傷為主;劑量在10-50Gy時,出現以消化道為主癥狀,若不經治療,在兩周內100%死亡;50Gy以上出現腦損傷為主癥狀,可在2天死亡。急性損傷多見于核輻射事故。
2、慢性核輻射損傷
全身長期超劑量慢性照射,可引起慢性放射性病。局部大劑量照射,可產生局部慢性損傷,如慢性皮膚損傷、造血障礙、白內障等。慢性損傷常見于核輻射工作的職業人群。
3、胚胎與胎兒的損傷
胚胎和胎兒對輻射比較敏感,在胚胎植入前接觸輻射可使死胎率升高;在器官形成期接觸,可使胎兒畸形率升高,新生兒死亡率也相應升高。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在胎兒期受照射的兒童中,白血病和某些癌癥的發生率較對照組為高。
4、遠期效應
在中等或大劑量范圍內,核輻射致癌已為動物實驗和流行病學調查所證實。在受到急慢性照射的人群中,白細胞嚴重下降,肺癌、甲狀腺癌、乳腺癌和骨癌等各種癌癥的發生率隨照射劑量增加而增高。
5、受核輻射污染后的后遺癥問題
受輻射污染后6個月,會發生的機體變化,包括晶體渾濁、白內障、男性睪丸和女性卵巢受影響導致永久不育、骨髓受損出現造血功能障礙,以及出現各種癌癥。
另亦會有遺傳效應,令生殖細胞基因或染色體發生變異,導致畸胎等問題
問題:吸入或者誤食被輻射的物質會怎樣?
廣東省職業病防治院放射醫學專家楊宇華主任醫師體內污染引起的內照射一般沒有明顯的早期癥狀,除非攝入量很高,但這種情況非常罕見。
國外發生的核輻射致病事件中,患者多表現為疲勞、頭昏、失眠、皮膚發紅、潰瘍、出血、脫發、白血病、嘔吐、腹瀉等。有時還會增加癌癥、畸變、遺傳性病變發生率。一般來講,身體接受的輻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癥狀越嚴重,致癌、致畸風險也越大。
問題:新聞中一直通報的輻射物質數量是什么意思?
【短時間低劑量核輻射對人體無害】
在放射醫學和人體輻射防護中,人們用希弗作為國際單位,用來衡量輻射對生物組織的傷害。希弗是個非常大的單位,因此人們通常使用毫希、微希。1毫希等于1000微希。對于日常工作中不常接觸輻射的人來說,每年正常的天然輻射(主要是空氣中的氡輻射)為1000微希~2000微希。
當短時輻射物質攝取量低于100毫希時,對人體沒有危害;100毫希~500毫希時,沒有疾病感覺,但在血樣中白細胞數在減少;1000~2000毫希時,輻射會導致輕微的射線疾病,如疲勞、嘔吐、食欲減退、暫時性脫發、紅細胞減少等;2000~4000毫希時,人的骨髓和骨密度遭到破壞,紅細胞和白細胞數量極度減少,有內出血、嘔吐等癥狀;大于4000毫希時,將會直接導致死亡。
問題:希弗是什么?
如何理解這個單位的數量含義?"當量劑量"是反映各種射線或粒子被吸收后引起的生物效應強弱的輻射量。其國際標準單位是"西弗",定義是每千克人體組織吸收1焦耳為1西弗。西弗是個非常大的單位,因此通常使用毫西弗、微西弗。1毫西弗=1000微西弗。
對日常工作中不接觸輻射性工作的人來說,每年正常的天然輻射(主要是因為空氣中的氡輻射)為1000~2000微西弗。一次小于100微西弗的輻射,對人體無影響。與放射相關的工人,一年最高輻射量為50000微西弗。一次性遭受4000毫西弗會致死。
問題:對抗核輻射有哪些防御措施
六步應對核輻射危害躲避為先。發生核事故時,要盡量遠離放射源,周邊居民要在第一時間撤離,距離防護是第一位的,避免在污染地區逗留。
注意屏蔽。可利用附近的鉛板、鋼板或墻壁擋住或降低照射強度。
避免外出。及時進入建筑物內,關閉門窗和通風系統,避開門窗等地。應留在室內 密 閉的空間中。
遮擋五官。當進入被放射性物質污染嚴重的地區,應用毛巾等捂住口鼻。外出可戴上口罩、帽子、眼睛、手套、靴子、雨衣等,減少放射性物質的污染。撤離到安全區內,應將受污染的衣物按要求進行處理。
立即淋浴。考慮可能受到放射性污染的人應立即洗澡,用沖淋浴的方式清除污染。
服用穩定性碘。核電站平時會給附近居民發放應急物品,如碘制劑,一旦發生泄漏,應在醫生指導下及時服用。
問題:怎么知道體內已受到放射性污染?
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系主任陳建民教授
固定式或車載式體外測量裝置可用于測量沉積在全身、肺部或甲狀腺內的放射性核素。測量前應仔細洗浴,更換干凈的衣服,以避免對測量結果產生影響。從測量時獲得的體內放射性污染量可以推算出最初經食入或吸入途徑進入人體內的放射性核素的活度。生物樣品包括尿、糞、血液、呼出氣、鼻拭物、唾液和汗。在進入污染場所時若有條件可佩戴個人空氣采樣器,直接估計佩戴者的放射性核素吸入量。
問題:吃什么東西對抗輻射效果好
吉林大學軍需科技學院副院長、營養學專家張鐵華教授
對抗輻射最好的物質就是多糖,特別是食用菌多糖,日常飲食中可以適當食用木耳、銀耳、香菇、杏鮑菇等。食用菌多糖可有效吸附有害放射物,促進毒物排泄。炒食、燉食均可。此外,還可食用海參,它富含多糖和膠原蛋白,是很好的抗輻射食品。
我們還可以食用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如高蛋白食物、富含胡蘿卜素的食物,特別要多吃紅色、黃綠色果蔬。菠菜、白菜等綠葉菜大多都可以食用。動物肉皮、骨髓也有一定抗輻射作用。
還可以吃什么?黑芝麻:黑芝麻益腎,多吃補腎食品可增強身體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功能,有效保護人體健康。
紫莧菜:紫莧菜抗輻射、抗突變、抗氧化的作用,與其含硒有關。硒是一種重要的微量元素,能提高人體對抗輻射的能力。
綠茶:綠茶中的茶多酚,不僅有抗癌和清除體內的自由基的效果,還可以抗輻射。每天喝綠茶對身體非常有益。茶葉中還含有脂多糖,能改善造血功能,升高血小板和白細胞等。
番茄紅素:番茄紅素不僅具備卓越的抗輻射能力,且抗氧化能力極強。番茄紅素廣泛存在于番茄、杏、番石榴、西瓜、番木瓜、紅葡萄等水果及蔬菜中。其中,番茄中的含量相對較高,多存在于番茄的皮和籽中。此外,番茄紅素是脂溶性維生素,必須用油炒過才能被人體吸收。
藻類食品:藻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多種氨基酸、微量元素、維生素、礦物質和生物活性物質,可促進骨髓細胞的造血功能,增強骨髓細胞的增殖活力,促進血清蛋白的生物合成,從而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因此,多吃海帶、螺旋藻之類等,具有明顯的抗輻射作用。
問題:吃碘片有什么用?
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副主委蔣寧一教授
核污染是一種放射性污染,這種污染含有一些放射性的物質,其中含有一種叫“碘131”的物質,它能與空氣中塵埃相結合形成微小顆粒(如氣溶膠),人體吸入和皮膚接觸后都可能造成損傷。而人體的甲狀腺最易吸收“碘131”,“碘131”絕大部分會進入甲狀腺組織。因此,受核輻射污染者很多會出現甲狀腺損傷。碘片則是一種穩定的碘,在這種情況下,讓受災者吃碘片起封閉作用,保護甲狀腺免于受損。“形象地講,甲狀腺就好比一個空置的陣地,外敵——放射性碘‘碘131’要入侵,便先讓不害自己的穩定碘,去占領陣地,使外敵無立足之地,達到維護身體健康的目的。”
問題:碘片應該怎么吃
服用量是按成人在最初24小時服用一片(相當于100毫克碘當量),一天后服用半片,具體服用時間及方法必須發放人員指導,不可自己盲目服用。
問題:亂吃碘片有什么不良影響?
哪些人不能吃?服碘的目的是減少或不讓放射性碘進入甲狀腺,達到減輕或不損傷甲狀腺的作用。但是,市民如果無故服用碘片,身體沒這個需求,相當于陣地不需要守護,就會造成碘超標,會造成碘甲亢等疾病。
有些人群,如妊娠婦女、嬰兒、兒童和16歲以下青少年以及一些疾病人群在服用穩定性碘時應予以注意。
問題:吃鹽能防輻射么?
@童春容
最近看到大家瘋搶碘鹽,我們醫生都當作笑話.現在吃碘鹽不能預防核輻射的原因如下:1碘防輻射的機理是迅速充滿甲狀腺,以免放射性碘被攝取,正確的方法是在可能受到大劑量放射性碘輻射之前或受輻射后立即服較大劑量碘化鉀,提前服用不能預防.2碘鹽中大量鹽,碘化鉀很少,起不到迅速充滿甲狀腺的作用3我們國家離日本很遠,即使飄一些過來,也很低劑量;4日本的核事故不知怎么發展,如果大家長期吃碘鹽,可引起甲亢等甲狀腺疾病,鹽過多對高血壓等疾病不利;5核事故中危害更大的同位素Cs用碘不能預防
浙江衛生廳
浙江省衛生廳介紹,核與輻射突發事件一旦發生,人有可能攝入放射性碘,并集中在甲狀腺內,使這個器官受到較大劑量的照射。當發生較嚴重的核污染時,應該有計劃地在一定時間內服用一定量的碘片。碘片的主要成分是碘化鉀化合物,是一種穩定性碘,能阻斷放射性碘被人體甲狀腺吸收,使放射性碘快速地排出體外,達到保護機體組織的作用。但是,碘片也只能阻斷放射性碘的吸收,對其他放射性物質是沒有作用的。
針對一些公眾為補碘盲目搶購碘鹽的情況,衛生廳表示,碘鹽和碘片不一樣。碘鹽中的碘含量相對較低,起不到預防放射性碘的作用。不根據實際情況、盲目過量的吃碘鹽對身體有害無益。
問題:過量攝入碘對人體有什么副作用?
衛生部攝入過量的碘會擾亂甲狀腺的正常功能,既可以導致甲狀腺功能亢進,也可以導致甲狀腺功能減退,孕婦暴露于高碘可導致新生兒甲狀腺腫和甲狀腺機能減退。無論是兒童還是成人,甲狀腺功能減退的發病率隨碘攝入量的增加而顯著增高。還有研究表明,碘缺乏地區居民補碘后,一段時期內易導致血清中促甲狀腺激素(TSH)的升高。目前多數報道顯示,碘過量會增加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患病率。另外,急性碘中毒會導致腹部絞痛、腹瀉并便血、胃十二指腸潰瘍、臉部和頸部水腫、溶血性貧血、代謝性酸中毒、肝脂肪變性和腎衰竭等。
問題:有人說把碘酒涂抹在甲狀腺部位可以預防放射性碘輻射,這辦法可行嗎?
衛生部關于把碘酒涂抹在甲狀腺部位預防放射性碘等措施都是不科學的。
問題:日本的放射性物質會漂浮于空氣,一旦刮風、下雨會漂浮到其他地區,造成核污染?
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副主委蔣寧一教授大自然無處不存在射線(如天然宇宙射線),人的進化與接觸射線有一定關系,少量射線不會對身體造成損害,但到一定濃度才會造成身體危害。事故核污染是局部的,而空氣對核輻射有個稀釋效應,如果因為風向影響而漂移,輻射也會大大被稀釋了。
問題:輻射對食物有影響么?
吉林大學軍需科技學院副院長、營養學專家張鐵華教授大棚蔬菜接觸空氣少,空氣流動緩慢,不易被輻射污染。大地蔬菜或果實由于直接接觸空氣,安全度可能略低于大棚蔬菜。但通常正規超市或市場上的食品會經過檢驗,是比較安全的。大家不必驚慌。
問題:如何檢查食物被污染情況?
吉林大學軍需科技學院副院長、營養學專家張鐵華教授一般是通過快速檢測儀器對放射性物質進行檢驗,可快速直觀顯示結果。美國西北大學榮譽教授、核研究專家埃爾默·路易斯埃爾默稱:“穿白衣服防核輻射這種說法我還沒有聽過。”據悉,穿白衣只對日光輻射有一定作用。另外,埃爾默表示,“即便是跟遭受核輻射的人同處在一個密閉的空間里,比如乘坐同一班飛機,也不會被傳染。除非吃了遭受嚴重核污染的食物。”
問題:面對輻射的話,兒童是不是更加脆弱?307醫院余長林年齡越低越敏感,12歲以下的兒童是首先要保護的對象。如果是出生之前,孕婦也是要保護的,特別是懷孕前三個月更應該保護了,前三個月到四個月是神經系統發育的階段。如果這時候受輻射,可能會影響胎兒智力,將來可能畸形。小孩、孕婦都是受保護對象。
女性比男性抗輻射能力強,雌激素是有抗輻射作用的,這是國際上公認的事實。
問題:我們如果接觸了被核輻射的人會不會傳染呢?
307醫院余長林核輻射有兩個來源,一個是射線,肯定不會傳染。如果是核污染,比如說衣服、體內有放射性物質的殘留,這個可以把放射性物質傳染給人家。也就是說主要通過體外傳染。如果衣服上沾了,你摸了,你就對你有影響了。
傳染活性會會越來越小。體內問題不大,通過大便小便排泄出來,可以排除一部分。如果有內部污染,大便小便要專門的儲存,隨便扔了以后會污染環境。
問題:我們如果被輻射之后會遺傳嗎?
307醫院余長林輻射本身不遺傳,但是輻射效應是可以的。就是隔代效應是可以的。隔代遺傳效應就是第二代遺傳效應。我以前見過一個病號,一家人有一個人輻射了,當時有一個小姑娘接觸了,好了沒事了,就結婚了,生了一個傻子。說明輻射可以造成遺傳效應,給后代造成危害,所以叫隔代遺傳效應,輻射對后代是有影響的。一句話對后代是有影響的。
輻射的遺傳效應一個是有劑量,到一定的劑量之后才能比較明顯,劑量不到的話,基本上看不出來。第二,遺傳效應是隨機性效應,就是可能發生,可能不發生。不像是照多少劑量的射線一定會出來,這個不一樣。這個是十萬分之幾的概率。劑量越大遺傳效應越大,有的甚至就絕育了。女同志2500—5000毫西弗就永遠絕育了。男同志在3500,精子和卵子的遺傳問題,不是那個問題,是后代的問題。
307醫院余長林放射性碘放射性只有8天,8天以后就衰減一半,16天以后就是四分之一,32以后就更低了,成倍成倍減少。
問題:核泄漏會在環境中存留多久?
307醫院余長林要看污染程度,1986年切爾諾貝利事故,30公里之內是無人區。核種類不一樣,半衰期不一樣。有的上千年,一萬年都有可能。所以核對環境的污染是很重的。一般要經過自然的衰減要經過幾十年才能把土地收回來。
日本這次核電站事故,放射病很少,不超過20幾個人,因為嚴格限制,撤離的比較早。放射性要超過1千毫西弗以上才得放射病,他們100個毫西弗就要撤出來。放射病不會太多。
問題:我們和日本是鄰國,等于有共同的一片海域,經過這些海水曬過的鹽會不會也受影響?
307醫院余長林現在在日本被輻射的海域里面生產的碘是不行的,肯定有輻射物質。30年以后就不一定了。第二個,中國離它2千多公里,怎么可能受到污染呢?不可能的。海岸線在日本的東邊,我們在西邊,海水繞過日本的本土,穿過大西洋才過來,很難過來,基本上不大可能。中國的鹽是安全的,不會受到放射性污染。
授大棚蔬菜接觸空氣少,空氣流動緩慢,不易被輻射污染。大地蔬菜或果實由于直接接觸空氣,安全度可能略低于大棚蔬菜。但通常正規超市或市場上的食品會經過檢驗,是比較安全的。大家不必驚慌。
問題:如何檢查食物被污染情況?
吉林大學軍需科技學院副院長、營養學專家張鐵華教授一般是通過快速檢測儀器對放射性物質進行檢驗,可快速直觀顯示結果。美國西北大學榮譽教授、核研究專家埃爾默·路易斯埃爾默稱:“穿白衣服防核輻射這種說法我還沒有聽過。”據悉,穿白衣只對日光輻射有一定作用。另外,埃爾默表示,“即便是跟遭受核輻射的人同處在一個密閉的空間里,比如乘坐同一班飛機,也不會被傳染。除非吃了遭受嚴重核污染的食物。”
問題:面對輻射的話,兒童是不是更加脆弱?307醫院余長林年齡越低越敏感,12歲以下的兒童是首先要保護的對象。如果是出生之前,孕婦也是要保護的,特別是懷孕前三個月更應該保護了,前三個月到四個月是神經系統發育的階段。如果這時候受輻射,可能會影響胎兒智力,將來可能畸形。小孩、孕婦都是受保護對象。
女性比男性抗輻射能力強,雌激素是有抗輻射作用的,這是國際上公認的事實。
問題:我們如果接觸了被核輻射的人會不會傳染呢?
307醫院余長林核輻射有兩個來源,一個是射線,肯定不會傳染。如果是核污染,比如說衣服、體內有放射性物質的殘留,這個可以把放射性物質傳染給人家。也就是說主要通過體外傳染。如果衣服上沾了,你摸了,你就對你有影響了。
傳染活性會會越來越小。體內問題不大,通過大便小便排泄出來,可以排除一部分。如果有內部污染,大便小便要專門的儲存,隨便扔了以后會污染環境。
問題:我們如果被輻射之后會遺傳嗎?
307醫院余長林輻射本身不遺傳,但是輻射效應是可以的。就是隔代效應是可以的。隔代遺傳效應就是第二代遺傳效應。我以前見過一個病號,一家人有一個人輻射了,當時有一個小姑娘接觸了,好了沒事了,就結婚了,生了一個傻子。說明輻射可以造成遺傳效應,給后代造成危害,所以叫隔代遺傳效應,輻射對后代是有影響的。一句話對后代是有影響的。
輻射的遺傳效應一個是有劑量,到一定的劑量之后才能比較明顯,劑量不到的話,基本上看不出來。第二,遺傳效應是隨機性效應,就是可能發生,可能不發生。不像是照多少劑量的射線一定會出來,這個不一樣。這個是十萬分之幾的概率。劑量越大遺傳效應越大,有的甚至就絕育了。女同志2500—5000毫西弗就永遠絕育了。男同志在3500,精子和卵子的遺傳問題,不是那個問題,是后代的問題。
307醫院余長林放射性碘放射性只有8天,8天以后就衰減一半,16天以后就是四分之一,32以后就更低了,成倍成倍減少。
問題:核泄漏會在環境中存留多久?
307醫院余長林要看污染程度,1986年切爾諾貝利事故,30公里之內是無人區。核種類不一樣,半衰期不一樣。有的上千年,一萬年都有可能。所以核對環境的污染是很重的。一般要經過自然的衰減要經過幾十年才能把土地收回來。
日本這次核電站事故,放射病很少,不超過20幾個人,因為嚴格限制,撤離的比較早。放射性要超過1千毫西弗以上才得放射病,他們100個毫西弗就要撤出來。放射病不會太多。
問題:我們和日本是鄰國,等于有共同的一片海域,經過這些海水曬過的鹽會不會也受影響?
307醫院余長林現在在日本被輻射的海域里面生產的碘是不行的,肯定有輻射物質。30年以后就不一定了。第二個,中國離它2千多公里,怎么可能受到污染呢?不可能的。海岸線在日本的東邊,我們在西邊,海水繞過日本的本土,穿過大西洋才過來,很難過來,基本上不大可能。中國的鹽是安全的,不會受到放射性污染。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