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03-24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19日,在位于涪陵區百勝鎮桂花村的重慶市涪陵區山源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的發菌基地,一個個罩著黑色尼龍薄膜的保溫室里,成千上萬袋香菇菌種在此培育。在這里待2至3個月后,這些菌種將轉為農戶管理,種養出市場上銷售的香菇。
變廢為寶栽培有機香菇
在桂花村馬路邊一間廠房里,伴著陣陣機器的轟鳴聲,一股股清香撲鼻而來。
“老李,你還是快點哦,我們裝好的菌棒都堆滿一地,快沒地方放了!”在山源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的菌種裝袋車間,十多名工人正在不停地包裝香菇培養基,從下料、裝袋到堆放,到處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據該合作社理事長秦廷友介紹,該合作社種植的香菇均采用袋料菌棒栽培香菇,栽培香菇的培養基以木屑、麥麩、玉米芯、石膏、白糖等其他物質按一定比例加水配制而成,然后將攪拌均勻的培養基裝入塑料袋中,放在炕上進行36小時到72小時的高溫消毒滅菌,冷卻至30度以下后將菌種插種到培養基里。插種后的菌棒放在保溫室里培菌,2到3個月后就能交給農民手中進行香菇種植管理。
秦廷友告訴記者,合作社每年都以每噸300元或500元的價格,從附近村社的農戶家中收購數百噸的木屑、玉米芯和秸稈作為培養基的原料,不僅減少沒有原料之憂,也為當地農戶帶來一定的經濟收入。
“包谷核(玉米芯)、木屑對于我們來說都沒啥用,無非就當柴燒,賣給合作社還能賺幾個錢。”正在忙著裝菌棒的工人們告訴記者。
村民就近打工賺錢
“你硬是動作快呢,不愧是老員工哈!”記者循聲望去,一個三十五六歲的中年男子正不停地用鏟子將堆在地上的香菇培養基往一臺機器里倒,動作十分嫻熟。
這位工人名叫何小剛,家就住在合作社附近,2006年,他從外地打工回來后便在合作社上班。
“我現在平均每月工資有2400元,和在外面打工的工資差不多,并且現在還能照顧家庭,比在外面打工好多了!”何小剛告訴記者,他現在除了農忙外基本上每天都在合作社上班,他的妻子則在家里種了十多畝的香菇,他在合作社掙錢的同時還能幫助妻子干農活,一舉兩得。
“每年我妻子種的十多畝香菇都能賺三四萬元,加上我的工資,一年能掙五六萬元!”何小剛告訴記者,附近農戶到合作社買菌種價格很優惠,因此種香菇純利潤較高。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