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05-16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項目的成功技術是關鍵,我們掌握了整套竹蓀種植技術。”4月24日,長寧縣龍頭鎮江河村聚源竹蓀基地項目業主之一李瑞華樂滋滋地說。走進江河村,到處都是黑色遮陽網竹蓀大棚,棚內生長著一朵朵“真菌皇后”竹蓀。
“我和李瑞華邊學邊干,三年時間,全面掌握了竹蓀制種、下料、管理、加工等整套技術,種竹蓀規模由50畝擴大到了600多畝。”劉澤榮說。2008年下半年,劉澤榮和李瑞華開始尋找好的農業開發項目。他們考察了很多農業開發的成功項目后,決定上科技含量更高、經濟效益更好的竹蓀種植項目。他們買來種植竹蓀技術的書,還去種竹蓀大戶參觀學習,并拜他們為師,虛心向他們學習竹蓀種植技術。
2009年劉澤榮、李瑞華就在江河村1組流轉土地50畝搞起了竹蓀種植,獲得了成功。去年,他們就將種竹蓀規模擴大到了200多畝。
功夫不負有心人。劉澤榮、李瑞華通過3年的刻苦學習和實踐,全面掌握了竹蓀制種、種植和加工整套技術,為做強做大竹蓀產業打下了基礎。
今年,劉澤榮、李瑞華在江河村5個組流轉土地600多畝種植竹蓀,新建了竹蓀制種房,擴建了保鮮竹蓀蛋和竹蓀蓋、竹蓀長裙、竹蓀胎兒、嫩蓀等系列干竹蓀產品加工廠,走上了竹蓀規模化、產業化發展的路子。
“每畝竹蓀按最低1.5萬元的產值計算,600畝竹蓀可實現產值900萬元。農民務工收入可實現150多萬元,基地也有100萬元以上的純利潤。”劉澤榮高興地介紹說。在劉澤榮、李瑞華等竹蓀項目業主的帶動下,今年龍頭鎮竹蓀種植面積近2000畝,為農民增收創造了條件。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