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06-07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近日,廣西連續發生兩起食用野生菌菇中毒事件,并造成多人傷亡。廣西衛生部門為此發出警示:當前是各類野生菌菇生長和采摘的季節,野生有毒菌菇僅憑肉眼不易識別,很容易因誤食而造成食物中毒,市民應警惕誤食毒蘑菇中毒。廣西疾控中心衛生專家提醒市民,切勿隨便采摘和食用野生菌菇;一旦因食用野生菌菇出現不適癥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治療。
廣西疾控中心主任醫師、營養與食品衛生首席技術專家陳興樂介紹,毒蘑菇又稱毒蕈,我國約有100種有毒的蘑菇,其中褐鱗小傘、肉褐鱗小傘、白毒傘、鱗柄白毒傘、毒傘、殘托斑毒傘、毒粉褶蕈、秋盔孢傘、包腳黑褶傘、鹿花菌等10種可引起人嚴重中毒致死。毒蘑菇中毒事件一年四季都有發生,以春季、夏季最為多見。
據介紹,不同毒蘑菇所含的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表現也各不相同,多數毒蘑菇的毒性較低,中毒表現輕微,但有些蘑菇毒性極高,可迅速致人死亡。一般可分為胃腸炎型、神經型、溶血型以及臟器損害型四類。胃腸炎型的患者進食毒蕈后10分鐘至2小時出現無力、惡心、嘔吐、腹痛、水樣腹瀉。如食用紅菇、乳菇、牛肝菌、橙紅毒傘、毒光蓋傘、月光菌、臘傘、環柄菇等易出現此類癥狀。進食后10分鐘至6小時除了出現胃腸炎型癥狀,尚有瞳孔縮小、唾液增多,興奮、幻覺、步態蹣跚等患者屬神經型。而溶血型的患者毒素潛伏期為6至12小時,除了胃腸炎表現,還有溶血表現,可出現貧血、肝腫大等,此型中毒經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及輸血治療多可康復。
而臟器損害型的危害最大,進食白毒傘、毒傘等毒蕈后10至30小時會出現胃腸炎型表現,部分患者會有“假愈期”,胃腸炎型的癥狀會很快消失。但真正的毒性在幾天后才發作,表現為肝、腦、心、腎等多臟器損害,以肝臟損害最為嚴重,這時搶救往往來不及了,一般病程為2至3周,病死率高。
陳興樂介紹,民間有各種鑒別毒蘑菇的方法,但總的看來這些方法并不可靠。最有效的毒蘑菇鑒別方法是形態學鑒定,但這種鑒定方法普通群眾難以掌握。所以,為了防止中毒,最好做到不要自行采摘、食用野菇,也不要在移動商販處購買干或新鮮的蘑菇。
陳興樂提醒廣大市民:因為蘑菇中毒的潛伏期較長,而且部分蘑菇中毒的癥狀一旦出現就迅速惡化,所以進食可疑有毒蘑菇后要及時到醫院診治,出現癥狀者盡快到醫院搶救。一旦誤食毒蘑菇出現中毒癥狀,應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撥打120急救電話,并保留毒蘑菇樣品供專業人員救治參考;在等待醫院救護時,立刻讓中毒者大量飲用溫開水或稀鹽水,把手指伸進咽部催吐,以減少毒素的吸收。為補償反復嘔吐發生的脫水,最好讓患者飲用糖鹽水,補充丟失的體液,防止休克的發生,對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強行向其口內灌水,以防止窒息,同時為患者加蓋毛毯保溫。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