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10-17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日前,福建省科技廳組織有關專家對福建農林大學等單位承擔的福建省科技重大專項專題項目“古田縣銀耳產業發展關鍵技術集成與示范”進行驗收。與會專家考察了現場,聽取了課題組的項目匯報,審閱了相關資料,一致同意通過驗收。
“古田縣銀耳產業關鍵技術集成與示范”項目,由福建省農林大學主持、古田縣科技局、食用菌產業局、興華真菌研究所、科興食用菌研究所、森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實施。項目從2008年7月起開始實施,經過三年多努力,課題組較好完成了項目合同各項任務指標。
該項目完成了3個良種繁育基地的改造、建設和示范任務,生產供應優質良種156.4萬瓶,良種優質率達98%以上。制定了“銀耳栽培種質量檢測技術規范”福建省地方標準。同時,開展了一系列重金屬產地普查和9種農藥的農殘研究,摸清銀耳有害物質殘留主要來源。進行菇蚊菇蠅的全年消長規律及物理、生物防治技術的研究,篩選出對菇蚊菇蠅毒力較強的Bt.優良菌株1株,選出防效較好且安全低毒的新農藥3個。
規范生產程序,編制了《銀耳菌種生產技術規范》、《銀耳安全生產技術規范》2個國標的送審稿,制定了《地理標志產品古田銀耳》。建立了3個銀耳安全生產示范基地,累計示范生產270萬袋,平均袋產量提高5%以上,其中古田縣森農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基地產品獲得無公害產品的認證,在全縣輻射推廣4000萬袋。
改造、建設了2條日產3噸的節能型、多箱體銀耳蒸汽脫水烘干線,新烘干線節省成本600元/噸,產品質量達無公害農產品要求。
據悉,古田縣食用菌生產歷史悠久,從上世紀60年代末就開始人工栽培銀耳,通過40多年的研究和發展,建立了食用菌批發市場、食用菌博物館、食用菌加工基地、食用菌標準化生產基地,形成了基地、生產、加工、營銷、科研一體化,被譽為“中國食用菌之都”。全縣43萬人中有30多萬人從事食用菌生產,有80%的農戶從事食用菌產銷活動,農民人均每年銀耳生產創收1500多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三分之一。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