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食用菌產業讓秸稈成“金”
發布時間:2011-10-24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專家研究認為,1噸秸稈與0.5噸糧食的營養價值相當。江蘇省如皋市磨頭鎮顧沈村黨總支書記吳云國認為要讓這些秸稈產生最大效益,就要發展一個秸稈綜合利用的產業,真正實現環境保護和農民增收的雙贏。據磨頭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范曉強介紹:“顧沈村位于磨頭鎮、常青鎮、吳窯鎮三鎮交界之處,區位偏僻,交通不便,村域經濟薄弱,但吳云國從不怨天尤人,而是主動出擊,多次南下無錫,以誠心感動投資客商,流轉土地800畝,創辦了南通申鑫果蔬有限公司,加快了村級產業結構調整。”公司老板申俊山更是對顧沈村的村干部贊不絕口:“他們非常誠心、服務態度好、服務舉措實,而且每一個村干部都參股,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我的風險顧慮;他們每天都來和我們一起勞動4個小時以上,讓我切身體會到他們是真心在為群眾著想。”吳云國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產業化運作方式,由申鑫果蔬公司提供菌種、技術,并負責銷售,農戶提供秸稈、菌房,短短兩個月時間就發展了29戶蘑菇種植戶。據申俊山測算,每畝水稻產生秸稈800斤左右,每平方米蘑菇需要用秸稈80斤以上,申鑫果蔬公司的1.5萬平方米的蘑菇種植面積,正好可以消化顧沈村1500畝水稻秸稈,人均能夠增加收入1000多元。磨頭鎮黨委書記、人大主席張書強在該鎮干部大會上說:“我們之所以把每年的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現場推進會都放在顧沈村召開,就是要引導和激勵大家學習顧沈村干部的工作方法,切實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著力形成秸稈禁燒為了群眾、群眾支持秸稈禁燒的良好局面。”其實,這一模式又何止在磨頭鎮具有典型意義,放在全市乃至于全省又未嘗不具有示范價值。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